文稿起草是一项高级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在我们实际文稿起草工作中,总有很多坑等着文稿起草者。稍不留神,就会掉坑里了。笔者在市委办公室工作,最近也遇到不少不得不填的坑,结合学习覃道明同志在湖北省政府研究室机关干部集中业务培训上的辅导报告,盘点文稿起草者会经常遇到的3个坑,与各位文稿起草者共勉。
一是被职能部门坑。
在草拟领导在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前,一般会让部门提供一个代拟稿或相关素材。但最近连续几次的遭遇告诉我,开某个专题会时,部门最不重视的就是为市领导代拟讲话稿。首先,部门关心的是市委、市政府能够为之解决什么具体实际问题,文稿本来就没有列为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事项。其次,在文稿起草中,部门最重视的是自己部门一把手的讲话稿而非市领导的讲话稿。因为他们知道,市领导的讲话稿有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研室撑着。很多时候,如果把部门拟的文稿拿来一对比,会发现部门一把手的讲话稿甚至比市领导的要写得实、写得好,相反市领导的稿子既没有高度,也不具体。因为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了为自己的部门一把手写稿,至于市领导的稿子总是有人会搞定、有人兜底的,应付一下就行了。这种事可以说比比皆是。部门的代拟稿充其量只是提供一些素材,有时候连有用素材也不多,可利用的价值非常有限。同时,有的部门年年要开类似的会议,当年抄上年的,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这也反映出一个现象:一是一些部门的同志没有深入研究工作;二是一些部门的同志平时不注意积累;三是一些部门的同志责任心有待加强,面对上面额外加的任务,也就简单应付一下,没有当一回事。因此,我发现,过分依赖部门,既耽误时间,又难以出高质量的产品。求人不如靠己,主动权必须时时握在自己手里。这对于起草文稿工作来说,什么时候都至为重要。
二是被市领导坑。
很多同志在起草稿子总希望市领导给些提示,这样少走弯路。但问题是很多时候市领导确实太忙,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专门坐下来谈。笔者就经历过,今天得到市领导的直接提示问题,但过几天他就有新的想法,甚至有另外的思路,这就意味着要稿子要全盘推翻重来。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市领导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对所有领导领域范围内的事都有深入思考、深入研究,更不可能对所有领导事务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已经有成熟的意见和观点。任何领导行为都需要借助外脑。这就是我们文稿起草者存在的理由。市委办公室有个“笔杆子”说过,文稿起草者就是领导眼的延伸、手的延伸、腿的延伸、脑的延伸,要为市领导出主意、当参谋。履行好这一职能,不是仅仅按照市领导的明确意图和直接提示完成几个文稿就行了的,必须善于独立思考、独立运作、独立完成。当自己的构想符合领导意愿,自己的观点被市领导采纳,这就是成果的转化。
三是被审核人坑。
在前不久,市委办公室就出过一个事故:某文稿审核人审核完稿子之后就把材料退给起草的同志。该同志片面地以为稿子被审核过了,没问题了,就单纯地按照修改意见修改,没有再进行读校。结果稿子呈到市领导手上的时候,被发现有一些错别字,那一顿臭骂……一般市领导的稿子都需要经过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或副秘书长甚至是秘书长审核把关,他们的把关,主要是把:政治关(研究室出的稿子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稿子,不能出方向性问题)、观点关(一个稿子要阐述哪些基本观点)、布局关(一般要事先组织起草人一起研究提纲,确定总体框架布局)、特征关(针对不同领导的风格、特点,突出个性特征)。一方面,作为文稿起草人,即便稿子被通过了、修改了,并不意外着就万事大吉,很可能还有一些错别字或文字不通顺的情况存在,需要我们再认真读校、纠错。另一方面,如果交上去的稿子,审核人推翻了基本框架,甚至还在逐字逐句改文字、标点,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在起草过程中是不是在某些方面花功夫不够。一般来说,审核人也不仅仅审核自己一份稿子,他们也算领导干部,让他们来负责读校的工作,还要我们这些文稿起草者干嘛呢?因此,作为文稿起草人,自己就要为自己的稿子负责,做好文稿读校是最基本的事情,不应该让审核人再花时间重复读校。而且,很多时候审核人已经没有时间来重复这些过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