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
中秋祝福必须要

中秋祝福必须要

作者: 心境_9517 | 来源:发表于2020-10-01 10:28 被阅读0次

    中秋:心为福源惜当下,心有明月永团圆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几千年来,华夏儿女沿袭了这一传统节日。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思念要靠车马来传递,一封家书都足以让人等得“衣带渐宽”,思乡之情也在等待的过程中而发酵与沉淀。

    从古至今,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从世界各地赶回家中团聚,一家人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桂花、尝鲜果。中秋的家国情怀已经深深植入了民族儿女的血脉之中,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挖掘中秋节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以及带给我们的心灵启示。

    一、中秋祈福,心为福源

    中秋节源自古代的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时期的“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便是古时“春祭日,秋祭月”的记载,而“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古代帝王中秋祭祀月神,后来这种风俗扩散至民间,并逐渐发展成为中秋“拜月祈福”的民俗活动。

    宋朝苏轼在中秋之夜,创作了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名句,祈愿天下所有的亲人、友人、爱人,安稳长久,团圆幸福。

    而《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紧闭城门不与诸葛亮对决,诸葛亮焦急万分,而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是在中秋之夜“禳星拜月”,祈求自己可延续寿命。

    由此可见,中秋祈福已成为古今通用,表达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表现形式。“祈福”,祈的是“福”,那么何谓“福”?

    我们对“福”字进行拆解:左边一个“衣”,右边上面一“横”,下面一个“口”,再下面是“田”,什么意思呢?

    一个人有衣穿,有饭吃,有田种,就是有福之人。幸福,其实就这么简单。

    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从来就没“福”呢?没有别人有钱,没有别人有权,抑或不如别人漂亮……总觉得幸运的事都让别人碰上了,而自己有很多缺陷,觉得不满足,所以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福气。

    其实,这都是因比较而产生的结论,且很多人总喜欢与比自己强的人比,却忘了还有很多不如自己的人,所有的不幸福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造的困局。

    那么,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首先就是知足,少欲知足,方能得福!

    心大了,事就小了。只要把心打开,把念头转变,就可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所谓“相由心生”,祈福,不在形式,而重在内心虔诚,重在拥有“福”的心态。

    中秋祈福,正是让自己进入“福”的氛围,让自己的身心聚焦在一个点,与天地相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让“福”的气场包围自己,从内到外加持“福”的能量。

    一个内心丰足的人,从不会为外物所扰,心量开阔,内心宁静,不执着,懂断舍,随缘而变,平和像老人,单纯似孩童,清澈似流水,悠闲如浮云……

    《易经》:“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观察天的变化之道,四季有规律的运行而没有差错,圣人按照天的变化之道来教化,则天下太平。

    四季往复,阴阳轮转的自然秩序,对应着离别与团圆的人间秩序。中秋祈福,天上月圆之时,人们祈求地上人圆,这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天地自然的顺应与尊重。

    心为福源,祈福的关键,在于转变你的内心!

    二、人生无常,珍惜当下

    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值人生又一低谷期,不禁感慨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深以为然,从古至今,世事无常,人的悲欢转变,也许就在一瞬之间。

    《水浒传》中,武松被张都监请去吃酒,中秋之夜,觥筹交错;可是到了下半夜,武松就被诬陷偷盗,押入大牢。

    《周易》有曰:“易之为常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天道难测,人生无常,万事万物都在持续变化之中。

    人生无常,何不珍惜当下。

    曾国藩曾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念。”做事之时,要专注于事情本身,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忧虑,也不沉浸于过去的痛苦之中,亦不被时下的外界环境所牵绊,按照当下自己的意志去尽力做该做的事,就足够了。

    “物来顺应”,教导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学会自我调节,切勿顽固不化,懂得适应环境,培养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

    “未来不迎”,即学会对未来不忧。很多人贪念太多,“既得陇,复望蜀”,所以活得太累。其实未来的一切早已缘定,因缘聚了便会得,因缘散了就会失,顺其自然就好。面对未来,我们最佳的心态应是:眺望未来,心存淡定,安然以待,随缘而行。

    “当时不杂”,路要一步一步走,专注于做好每一件事,不可贪多求快,否则只会满盘皆输。

    “既过不念”,即学会对过去释怀。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去,然而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对过去一笑而之,不仅是一种豁达,更是一种格局。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曾国藩“屡败屡战”的故事,众人皆知,失败再多次,都不让自己去多想,而是专注于打赢眼前的每一仗。这种态度便是:活在当下,珍惜当下!如果当下的你正经历低谷,不要难过,把眼光放长“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所有的坎坷波折都微不足道。

    幸福不是去追逐最好的,而是珍惜当下拥有的。时光如金,正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看似最平常最简单的,才是最珍贵的。游子归乡,一家团圆,在皎洁清澈的月光下,一家人幸福吃月饼赏桂花,这就是最好的团圆。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最该珍惜的:是沿途的风景,还有看风景的心情。

    三、心有明月,千古团圆

    中秋,赏月是流传至今的一项民俗活动,但遇特殊天气,未必年年中秋都有圆月挂空。

    相比月圆,更重要的是心圆。

    南宋文学家辛弃疾,一生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始终没有动摇其恢复中原的信念:“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意思是:中秋节没有月亮,只能赏花,只好从容地举杯喝酒,从容地欣赏歌舞。

    在专属团圆的节日里,也难免会有遗憾。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接受遗憾,从容面对。

    王阳明曾说:“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功高被忌、被诬谋反,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放在常人那里,早就郁闷死了,但王阳明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王阳明被贬发配龙场时,跟他去的随从都相继病倒,只有他安然无恙。王阳明说:“我来龙场两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我却安然无恙,因为我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悲悲切切,抑郁哀愁。”

    《易经》有云:“纯正以养”,保持内心的光明,自然能安定自己,抚育万物。舍弃内心的杂念,养得一颗光明的心,无论世事悲欢离合,内心依然光明富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有明月,则超然物外,幸福自在!

    心为福源,中秋祈福,关键在你的内心。

    人生无常,未来不迎,既过不念,珍惜当下。

    心有明月,则超然物外,千古团圆,幸福自在。

    心为福源惜当下,心有明月永团圆。

    中秋佳节,平淡是真,团圆是福,祝福每一个中华儿女幸福安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秋祝福必须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em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