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的岱庙与北京故宫、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其是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五岳之首的泰山被历朝历代的皇帝视为同上天沟通的最佳地点,自秦朝到清代共有12位万岁爷到此行封禅之礼,秦始皇便是其中的第一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以及宣告其受命于天的合法性,于公元前219年,率领文臣武将70多人到泰山祭天。由于没有现成的仪轨可供参考,嬴政便召集当地的儒生征求意见,但最后他并没有采纳这些人的建议,而是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令众饱学之士颜面尽失。可他们很快便得到了心理平衡,秦始皇登泰山时遇暴雨受阻,且秦朝二世而亡,更是让一众文人幸灾乐祸,就连司马迁也在《史记》中火上浇油道:“此其所谓无其德而用事者焉。”
然而,前车之鉴并没有阻挡住君王们到泰山封天禅地的热情,像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清圣祖玄烨等都来此举办过隆重的典礼,岱庙也就被修建为皇宫式建筑群。其虽多次被战火及浩劫所毁,但又都修葺一新,最终形成南北长405米、东西宽236米、占地96000平米的巨大规模,内有各式殿宇150余间,拥有众多别具一格的景观和国宝级的文物。
正阳门是岱庙的大门,其为除北京正阳门之外唯一敢取这样名称的门楼,它的门钉数量为九九八十一颗,也只有皇家建筑才能独享如此殊荣。天贶殿是岱庙的主殿,里面供奉着泰山神东岳大帝,一般认为其是商朝开国元勋黄飞虎,在《封神演义》中他被姜子牙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命其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除了参拜威严的神仙,游人更愿意畅游汉柏院和唐槐院。
汉武帝封禅泰山时,在岱庙中植下大片柏树,现仍存活5株,它们都有2000多年的树龄。常言道“人活脸,树活皮”,可岱庙的古柏却没有树皮,裸露的树干扭曲着窜向天空,犹如硕大的麻花一般,虬枝铁干尽显沧桑之感。与汉柏院对应的是唐槐院,里面绿树成荫,还有清乾隆帝亲笔题刻:“兔目当年李氏槐,枒槎老干倚春阶,何当绿叶生齐日,高枕羲皇梦亦佳。”
然而,岱庙的镇庙之宝并非帝王的诗刻,而是一方秦代残碑。秦始皇登临泰山之巅后,命“中国书法鼻祖”的丞相李斯手书立碑。《泰山秦刻》原有碑文144字,为精美飘逸的小篆体,清朝时此碑移至山下的岱庙,曾被盗走,后又追回,但损毁严重,现只存7个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为稀世瑰宝。隽永的字迹似乎将游人带到了2200多年前的秦朝,依稀可见暴雨中举步维艰的嬴政,以及儒生们嘴脸边的偷笑。
伫立在岱庙之中,人们抬头便可望见“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泰山,巍峨的山峦好像真的通向了天廷,一众君王向东岳大帝倒地跪拜,而他们不过是在证明其是天选之子,是人间至高无上的王罢了。而人们更关注的则是秦碑上优美的文字,更爱看的是苍劲的汉柏与阴翳的唐槐,盛况空前的封禅大典只会化作令人鄙夷的浮云,一如齐鲁文士对千古一帝嬴政的不屑。泰山遂化为傲骨的颂词,变作石敢当的脊梁。
2023.5.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