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84》想到的
2022年2月24日
去年,有朋友推荐读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当时,由于编纂校志,显得比较忙乱,只是浏览了一遍,没有细读。近来无事,细读了一遍,有些话不得不说。
免不了落入俗套,还是先说一说书的内容吧。
小说的写作时间:
1948年。
小说描绘的时间及格局:
三十多年之后的1984年。这时的世界已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分别是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这3个国家构成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彼此的生活状况也大同小异,政治哲学思想更是相差无几,翻译成现在的话讲,都是不同程度上的极权主义国家。
三个国家处在连年不断的战争状态下,谁也无法将谁完全吞没,但各个国家的科技和生活技术因为战争而陷入停滞,交战双方可能随时会更换对象,国家经济以及生产生活的各种资源因战争而大量消耗。
小说的主人公:
温斯顿·史密斯。
主人公的生活背景:
温斯顿·史密斯生活在大洋国,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社”,即英格兰社会主义,政府分为4个部门:
1.真理部:主管新闻、娱乐、教育和艺术。
2.和平部:负责战事。
3.仁爱部:掌管法律和秩序。
4.富裕部:运作经济事务。
大洋国的社会分为金字塔式的3个阶层,最底层占绝大多数的是平民,也就是无产者,他们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但可供他们日常生存的所有资源都有赖于政府日渐缩水的配给,他们在被人为的干预和选择之下过着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生活,而领导者选择让他们过着贫瘠生活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人数众多的无产者忙于果腹而无暇思考更无力斗争。
中间层是类似温斯顿一样的外党人员,外党人员从事着服务于党的工作,相当于政府的公务员,像温斯顿,他就在真理部上班,他主要的工作内容便是负责根据现实和宣传需要,改写历史文献、报纸和文学著作。
温斯顿这样的外党人员是英社的重点监视对象,因为比起无产者,其实外党人员更有时间和条件独立思考,更有机会触犯思想罪。所以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外党人员出没的所有场所都处在24小时无间断的随时可被监控的覆盖电屏的环境范围内。
电屏是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摄像头的电子设备,不光能捕捉画面,甚至细微的轻声耳语都能被电屏捕捉和监测的到,外党人员的所有生活和工作被完全暴露在这样一个类似真空纯粹透明的监视之下,且外党人员没有权利关掉电屏。
社会顶层是英社的内党成员,他们是生活在金字塔尖的少数人,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以不用吃那些配给给无产者的合成食物,有着随时关闭电屏的权限,享受着上等香烟和外党人员没有资格品尝的葡萄酒。
党的最高领导人是“老大哥”,在小说中,自始至终“老大哥”从未现身过,但是所有的大街小巷,所有的可以被人们出现的各种地方甚至角落都贴着“老大哥”巨大无比的画像,画像的标语写着:“老大哥”在看着你。
乔治·奥威尔的《1984》,书中有这么一段话非常经典:
“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宣布二加二等于五。虽然你明明知道那是个错误,但你必须把它当成真理,而且还要赞美他们正确英明,否则便被认为对他们不忠,因为对他们忠诚是你的义务,虽然你们之间毫无关系……而这一切,仅仅因为,他们有枪。”
奥威尔的这段话,令我想起当年清末重臣张之洞带病入宫,求见摄政王载沣,在直言当下舆情后,载沣扔下的那句冷冰冰的话:“怕什么,有兵在!”
读《1984》,书中的话,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惊心。请看: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战争即和平,无知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就不会起来反对,他们不起来反对,就不会觉悟。”
“历史在此时就像是一张白纸,被不断地擦干净并写上新内容。”
不朽名著《1984》中这些看似矛盾的语言,恰恰折射出了极权社会的荒诞本质。如今这些话已经传遍全球,脍炙人口。
冷战时期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曾经严禁乔治·奥威尔的作品;而作为英国人的他,生前却也曾被英国军情六处监禁达20年之久,直至1950年1月,因患肺病去世。
他不受权力的喜爱,因为他的刀笔刺痛了那个时代。但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就不需要他了吗?
乔治·奥威尔一生一直在为反极权而斗争。《1984》,就是一本著名的反极权小说。
有句话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