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还记得,这周我在票圈做了一次出游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朋友会选择自己做攻略,因为这样不必受到旅行社的制约,获得最佳的旅游体验。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要做这个调查?
一切都源于我在地铁上看到了这个。
这个文案做的真的不错,不仅是因为出自苏州旅游局的官方平台,更是它戳中了用户爽点。
然而,进去后我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用户体验有点糟。
到底怎么回事?卖个关子,待会再说。
首先,我们想一下,这个文案的目标用户是谁?
“懒得做攻略”,还出现在苏州地铁上,所以是已来苏州旅游,没有选择跟团,又嫌做攻略太麻烦的人。
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拿来即用。
然鹅,你会发现界面是这样的。
这样的。
说好了不用做攻略,然而入手体验如同逛线上旅行社,而且还有一堆信息等着我处理筛选!
产品与宣传不符,界面做得再好也没用。
吐槽归吐槽,还是要谈谈我的想法:
1. 首页下端有且只有“制定攻略”、“常用信息”和“个人中心”三个选项。
2. 用户点开“制定攻略”后,只需输入几个关键参数,即可获得系统推荐的三条旅游路线(预算高中低,利用价格锚点)。其中,参数可包含天数(1、2、3)、类型(亲子、情侣、朋友)和偏好(自然风光、人文艺术、吃货和历史)。而且,路线图需在地图上用连线表示,给出景点间的建议出行方式及估计用时。
3.“制定攻略”的界面下端应有“自定义方案”,方便用户在已有的模板上更改旅游景点。
4.用户确定攻略后,附上景点的付费链接和打赏码。
5.“常用信息”中主要包含苏州通一卡通、公厕指引、公交信息等。
6.“个人中心”用于用户查看已选择行程及预约相关服务(讲解、票务、特产)等。
然后,这个产品会不会还有更好的宣传渠道?
其实,一个宣传苏州旅游攻略的公号出现在苏州地铁上,还是挺违和的。人都来苏州,能有几个没报团,没做攻略的。虽然流量巨大,但是有效流量却非常有限。
找到那些还没来苏州又嫌弃做攻略的人才是关键。
还记得开头提到的调查吗?它就是为这个准备的。小规模调查显示,人们做攻略时几乎都会参考携程和马蜂窝。
所以,此公号是不是可以适当牺牲毛利,与这些大平台合作,通过更佳的用户体验提高自身知名度。同时,利用旅游大V在贴吧、微博做内容营销,这样的渠道会不会更有针对性些?(实际搜索后,发现这两种方法目前均没有被使用。)
对于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写下你的建议,让我们一起进步。
我是马振朕。2018,我与自己有个约定,周更一篇有价值的精炼原创文。你的反馈是对我最好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