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蝴蝶的翅膀

蝴蝶的翅膀

作者: 走过黑夜 | 来源:发表于2016-10-16 14:41 被阅读0次

    可能是小时候接受语文教育方式的影响,个人还是喜欢一本正经的“写作”,而不是“码字”,个人觉得,码字可以天马行空,但写作还是需要“一本正经”,而且这“一本正经”带来的,可能是时间的成本,还有可能产生的不太愉快的作创过程。

    浅谈生活中的蝴蝶效应(图片来自网络)

      蝴蝶是精灵,小巧,华丽,它们翩翩起舞的姿态,就像爱人呼过耳畔的风,让人心旌摇动。

      但就是这精灵一般的蝴蝶,“它扇一扇翅膀,也可能在大洋彼岸引起一场风暴”——这是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的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这理论适用于方方面面,只是,我们在经受着大大小小的风暴洗礼的时候,却鲜有人会想起彼岸的那双蝴蝶的翅膀。

      小时候,我是个内心敏感又卑微,缺乏自信的人。初三那年,我们换了一个语文老师,一个在学校略有名气的中年女老师,从老师授课的方式,可以看出老师是个文学爱好者,她也在课堂内外培养着我们的文学兴趣,比如写日记。老师鼓励我们写日记,或周记,但她不会像对待作业一样强行收上来,而是鼓励大家把写好的作品送到她办公室,然后她会很认真的点评,建议。就是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我开始很认真地观察,记录,并怀着朝圣一般的心情,把几篇作品送到了老师的办公桌上,当然,我跟其他积极的同学一样,收获了老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及表扬。

      后来老师因为身体原因,仅仅教了我们一两个月的时间,但老师就像那只蝴蝶,她扇一扇翅膀,像化雨的春风,悄悄滋润着我敏感而又卑微的内心。

      蜀主刘备临终遗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也是这个理。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看似独立,但却息息相关的世界,或许某个不经意间,我们便会收到来自陌生人的感动,进而获得改变的动力,又或许某个不经意间,我们的一个动作或一句言语,却深深地伤害了我们最亲近的人。陌生人可能来自网络或媒体的另一端,我们说出的话也可能是无心的,“善”虽小,却是正能量,“恶”虽小,却是负能量,能量的传播,就像海啸波的传递一样,总会在浅水及峡湾处展示它摧枯拉朽的力量。

      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安静的课堂里,突然传来了一位同学的哭声,并向老师报告说,自己的某件心爱的物品丢失了,老师在一番询问后得不到任何回应,于是决定逐个检查书包抽屉——这个场景很熟悉吧?这是大部分人在小学时候都会经历的场景,当然故事会继续发展,那个偷拿东西的捣蛋鬼,由于害怕被查出,但又没勇气承认,情急之下,把这个失物偷偷塞进相邻同学的书包里,于是这个倒霉鬼在人证物证齐全的情况下,任何眼泪和辩解也躲不开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鄙夷的眼光。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失物找到了,课堂重回宁静,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对于“倒霉鬼”同学,心里却在酝酿一场大风暴,他会从此怀疑并疏远可能栽赃他的每一个人,甚至采取报复的行动,如果这个同学比较弱小的话,他会从此生活在阴影里,并在时间的推移中走向堕落。

      这里面,“捣蛋鬼”是那只不该乱扇翅膀的蝴蝶,但老师不当的处理方式,和同学们的鄙夷嘲笑,甚至还有家长的指责,也是每一只助推风暴的翅膀,而“倒霉鬼”同学的尊严恰如那逐渐缩小的狭湾,承受不了大量突然涌进的浪潮,最终变成摧毁心灵防线的海啸。

      人类社会是个复杂的社交体系,再孤独的个体都会有其特定的交际圈子,或者说再简单的交际圈子,也会因为每个人思想的复杂性而变得不简单。每个人都是一只蝴蝶,每时每刻都在扇动着自己的翅膀,大部分时候,这小小的扇动无足轻重,甚至无法承托自身的重量,但在另一个角落,是否会因为这次无足轻重的扇动而在蕴酿着一场风暴呢?

      我们能做的,是甄别正能量与负能量,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抑人性之恶,扬人性之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那个从我们手里接过玫瑰的人,会感激我们,我们是否应该感谢一下赠与我们玫瑰的那个人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蝴蝶的翅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oo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