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意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的,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马斯洛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立刻想到了上午读的哥哥写的一篇文章,记录了他和母亲一起寻找母亲童年记忆的经历。事情是这样的,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母亲在她6岁那年随外公外婆一起去到湖北谋生,度过了他6岁到16岁10年的时光,在那里还交上了好朋友,但在回到湖南后,便再也没了联系。小的时候,母亲经常会给我们讲述她在湖北生活的点滴,年纪大了总会念叨:想去少年时成长的地方看一看。哥哥有心,记住了母亲成长的地名,有一次出差坐高铁时路过湖北,见到了跟那个地名相似的一个湖,到礼拜天放假的时候便起心动意,驾车带父母一起去寻找那个地方。
时间已经过去了57年,整个国家从破烂不堪变成了繁荣昌盛,每一处地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找到少时的那处地方谈何容易?母亲和父亲在炎炎夏日的炙烤下,下车数次走访那片土地,曾经的山头已被刨平,草木皆非故人不在,地名也早被更改,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知道那片土地曾经的名字。
也许是母亲的一片真诚感动了上天,快要中暑放弃的时候遇到有户吃酒席的人家,便去访问了其中的老人,有个70来岁的老人认识母亲的邻居兼朋友,知道她们有个亲戚住在当地,便访了那个亲戚的电话,进而得到了母亲儿时的朋友的电话。后来的她们的联系、见面,母亲激动万分,每每见到我外婆这边的亲戚我会兴高采烈的跟他们说起找到了儿时的小伙伴。
我在想,如果是我带母亲一起去,我会不会这么耐心尽力的帮母亲去寻找?那么热的天气,在烈日的曝晒下,我能否坚持两个多小时走走停停?反观我在烟台跟团旅行时,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是我们可以自由活动的,老公便提出到蓬莱仙境去看一看,大巴车上望去那块地方非常地小,无非以栋栋金碧辉煌的楼阁及一系列的假山石藻和点缀其中的树木花草,我一点儿也不想动,可是老公骑着电动自行车带着儿子冲到了前面,为了不掉队,我不得不尾随,结果看到的是中国建筑之美的视觉盛宴。
我也曾为了求学在盛夏里的每个早晨汗流浃背地挤公交,中午奔走在沥青快要融化得粘鞋底的地面,晚上在没有空调房的小房子里用破旧的电脑做作业,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天还没亮坐上大巴车去见导师,可最后,我还是放弃了。
我在逃避那些需要我努力才可以做到的事情,总是把自己束缚在舒适圈里美其名曰云淡风轻,可是我真的快乐吗?我的生活幸福吗?今天读到这句话,我怎么觉得我正是由于自己的退缩失去了本可以获得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我所取得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不曾是我自己拼尽全力获得的,我把这些归结于命运,我这样善罢甘休了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读到这句话时我还是心怀不安和懊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