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元。在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4横指宽)处。补益气血。
每日一灸,每次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每晚临睡前。
2.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补肾壮阳,提高肌体免疫力。
每日一灸,每次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3.合谷。合谷又叫做虎口穴,它是手阳明大肠经。在手上第1、2掌骨间,第2掌骨的终点处。合谷穴还有一个简便取穴方法。打开合谷,这个位置叫做指蹼缘,把患者手指的第一个掌指关节,放在患者的指蹼缘上,然后拇指下压,拇指的指端指的位置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功效:有疏风、解表、清热、开窍、镇静止痛、疏通经络、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每日一灸,每次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4.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作用:1、轻轻点按涌泉穴能通过经络传递作用,调节你的植物神经系统,帮你扩张血管、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毒素排出、降低血液粘稠度。 2、治疗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耳聋、耳鸣等。
每日一灸,每次灸3~15分钟。最好临睡前灸。
5.三阴交。疏通肝脾肾经,疏肝、利湿、温肾,调妇科。
三阴交是脾经上的穴位,是肝经、脾经和肾经的交会穴。位置在内踝的高点上三寸,胫骨的后缘取穴。
取穴方法:(1)正坐,抬起一只脚,放置在另一条腿上;(2)一只手的大拇指除外,其余四指轻轻握住内踝尖;(3)大拇指弯曲,用指尖垂直按压胫骨后缘,会有强烈的酸痛感。
每日或隔日灸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
6.足三里。在小腿的外侧,在犊鼻穴下三寸,犊鼻穴与解溪穴的连线上,胫骨前脊外一横指。
取穴方法:髌骨的下缘,有一个凹陷,用患者的四个指,把它放在髌骨下缘,在小指的位置上,就是犊鼻穴,犊鼻穴胫骨的前脊,外一横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
功效 :补虚,提高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对呼吸和消化功能均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隔日灸一次,每次灸10-20分钟。无病之人,可每周灸一次,或每月月初连续灸4~6天。
7.太冲。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和腧穴,位置在脚上,在第一、第二跖骨结合前面的中央凹陷。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可以治疗很多在肝经循行线上的疾病,比如中风、眩晕、头痛、耳鸣、目赤红肿、癫狂、惊风、咽喉不利,都可以治疗。同时也可以治疗胁痛、腹胀,反酸、烧心等肝胃病。太冲还可以治疗月经病,比如痛经、闭经、崩漏、带下。太冲还可以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比如治疗小便淋漓不尽、遗尿。太冲还可以治疗足跗上局部的疾病,比如足背疼痛、腰腿痛,太冲都可以治疗。
每日一灸,每次2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