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阳明论》论述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关系,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太阴者,足太阴脾经也;阳明者,足阳明胃经也。它们以络相连,互为表里,同处中焦,阳明为太阴行气于三阳,太阴为阳明行气于三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这里提到太阴阳明的几个关系。
首先,岐伯从阴阳的大道总论了“阳道实,阴道虚”。
1. 阴阳的关系。
阳明行于外为阳,太阴行于内为阴。阳明为腑属阳,太阴为脏属阴。
2. 虚实的关系。
“胃多实,脾多虚”。
胃为腑,腑主传化而不藏,故阳明多实证,白虎汤治大渴、大汗、脉洪大的阳明经实证,,承气汤治痞满燥坚实的阳明腑实证。
脾为脏,脏主藏精而不泄,故多虚证。归脾汤之类也。
两者同处中焦,互为表里,互相影响,“实则责之阳明,虚则责之太阴”,脾实要泻胃(泻黄散,防风石膏栀子藿香,石膏栀子主要是泻胃热),胃虚要补脾(理中汤,甘草人参白术黑姜,都是温补脾气的药)。
3. 逆从的关系。
这里说的是经络走向的关系。从下而上为逆,从上而下为从。
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这里指的是太阴从足上行,为逆;阳明从头下行至足,为从。
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这里说的是如果阳明为病,病位会在头面部(面肿、头痛、肢体瘙痒等),但是病重了也会影响到身体的下部。太阴为病,病位在下部(足部浮肿、重痛、肿胀等)。但病重了也会向上发展(出现“首如裹”的湿气重的症状)。
4. 内外的关系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天气即自然界的大气候。风邪为外部的阳邪,同气相求,会首先犯阳明,因此“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地气又为水谷之气,食饮不节、起居不时为内生之邪,因此首先会伤害太阴(我立志今晚要早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