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 82年生的金智英和我们

读书| 82年生的金智英和我们

作者: 胖球大将军_00b2 | 来源:发表于2020-05-02 19:02 被阅读0次

"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信息爆炸时代,无论什么热点新闻信息,都通过手机推送到我们面前来。男人出轨小三,原配被骂;女生在网上揭露前男友丑恶嘴脸,被骂为了报复而毁掉他。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评论,我看到其中一条评论,印象深刻:“一个女孩子付出九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默默陪伴一个男生,全身心爱他,爱他的家人他的朋友,然后突然发现自己只是三千弱水中的一瓢,而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男生藏了个水桶,心态炸了很正常。看回那些出轨门事件,能对女生喊打喊杀的,为什么到了主角是个男的,就变成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呢?”。归根到底,是社会对女生有偏见,到底,还是对女性苛刻了。

    偶尔有一天我看到一篇文章,里边说到韩国女性,说到《82年生的金智英》,想到最近看到的新闻,我就翻开了这本书。在我没有看之前,我在想金智英到底经历了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以至于书名就用她的名字命名呢?随着我翻开这本书,一点点地看下去,原来金智英就是我们周边的平凡女性,或者,就是我们自己。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各种法律制度都说保障女性权益,都说男女平等了。但是,我们无可否认,性别歧视,偏见,它依然存在。有时无关制度,而是深深存在很多人的观念里。

    儿时,只要奶奶发现金智英偷吃弟弟的奶粉,就会狠狠地怕她的背部,导致奶粉从嘴巴和鼻孔喷出来。在奶奶眼中,弟弟的一切都无比珍贵。弟弟吃的最好,用的单独一份,而金智英则是跟姐姐合一份。

    上学时,学校让男同学先排学号,男同学总是一号。金智英被男同学恶作剧,老师却说:"他是喜欢你才老是找你麻烦"。那些靠自己力量抓到暴露狂的初中女同学,因为被老师认为丢了学校的脸而遭到记过处分。上补习班搭公交车回家,被陌生男子威胁时,父亲反而责备她,认为都是金智英自找的。

    工作时,即使自己比男同事优秀,还是得不到自己想要去的位置。领导以工作压力为由,认为需要育儿生活的女职员不能胜任。把难伺候的客户分配给金智英,不是因为她本身优秀有能力或者得到领导信任,而是领导认为没必要把可能长期留在公司服务的男同事逼得太紧,叫他们做苦差事。同进的新员工,男同事工资比女同事的高。

    结婚后,金智英怀孕,公司有说明孕妇可以迟30分钟上班,但男同事说出似嫉妒似不满的话:“又赚了30分钟的上班时间”。在地铁,没一个人让坐,反而被人说:“大着肚子还想着挣钱”。生完孩子,出门散步喝一杯几块钱的咖啡,被几个男的说“最讨厌这种无所事情,整天花老公钱的女人”。他们不知道,为了孩子,她失去工作同事人生规划和未来梦想,也许暂时,也是很久;他们也不知道,她过着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没几个小时休息的生活。

    最终金智英病了。精神科医生听完金智英的故事,想起自己很优秀却在家相夫教子的妻子。我以为他从此会对职场上的女性会有感同身受或者是理解包容之心,但是后来他诊所女医生为保胎辞职,他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请一位单身未婚的才行。金智英能在这个社会痊愈吗?也许会,也许前路漫长。

  我作为长女,家里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周围人都说,怎么都得生个儿子,养儿防老。特别在农村,那些妇女说,没有儿子,会遭受别人的看不起。于是,我弟弟出生了。

    在我上初中时,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位邻居姐姐,她排行第七,前边全是姐姐,第八个终于是弟弟了,她爸妈还想再生一个儿子,第九个还是女儿。今天我不是想说计划生育超生之类的话题。而是看到这本书,想到自己周围的人。这位姐姐,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因为他爸爸说:“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以后还不得嫁人”。初中我们上的寄宿学校,一周回家一起。我每次找她一起去学校,总会遇到她拿生活费艰难,因为她爸不怎么想给她,一直在说女孩子读书没用之类的话,有时她爸发火骂哭她,我在她面前,难受又尴尬。

    二十几岁的年纪,大学毕业也就那么几年。还没有好好去感受踏出校园的生活,就被身边的人“催”着我们去完成作为女性该做的“任务”。在公司上班时被某些男同事问:“有男朋友了吗,女孩子要早点结婚好”。回到老家,被周围的人,甚至不是亲戚关系的人说:“现在还不赶紧嫁啊,再不嫁就人老没人要,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之类的话。说实话,听到这类的话,心里挺难受的。心里不服气又无可奈何地问自己:“难道我读这么多年书出来,我的人生价值,只能靠有没有男朋友,现在能不能嫁出去而标榜了吗?”。甚至我还听到有人说:“你找个有钱的老公,以后就不用辛苦了”。遇到这些,有什么委屈或者不被理解,我都不想跟他们争论。因为我知道,一个人可以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却不能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想法。

    前些天听到同事说她怀二胎的姐姐又生了个女儿,我问她:“那你姐还会生三胎吗?”她说,她姐姐是说不生了,我点头回应她,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想法不一样了,生儿生女一样好,这想法一落下,我听到同事来了一句“我爸说,要是我姐能忍,最好再生一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82年生的金智英和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yk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