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读过很多书,但写作的时候发现以前读过的书都用不出来;
写过很多读书笔记,但是写过就忘了;
平时有很多感悟,有很好的想法,但是时间一长就忘了。
这就是我们平常不注意收集整理知识,导致我们学了很多知识,但是想不起来、记不住、用不出。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根本就不适合用来记忆,遗忘才是我们大脑的常态。
为了弥补这个大脑记忆机制,我们需要建立我们的脑外记忆库,方便我们随时记录想法,收集学习笔记,方便写作输出调用。
那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我找了很多资料,看了大量的书,最后发现,如果只是单纯的从记笔记的方面去优化,比如康奈尔笔记法、鱼骨笔记等方法,效果并不是很好。较好的方式应该是建立我们的知识管理系统,用卡片化的方法记录笔记,基本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第一步:建立我们的脑外记忆库。这个脑外记忆库最好是电子化的、多平台互通的,支持标签功能。我目前用的是印象笔记,效果还不错。
第二步:建立我们的笔记本。我参照的是《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中介绍的笔记本分类。分别建立四个刺笔记本,分别是:闪念笔记本、文献笔记本、费曼笔记本、永久笔记本。
闪念笔记本:用于记录我们平时突然冒出的想法和灵感,这些想法如果不加以存储,会很快遗忘的,不管我们当时多想记住,也抵不过时间。
文献笔记本:主要用于保存我读书、在各类自媒体上看到的资料,如果觉得以后会用到,那我就会把想要记住的部分通过拍照、摘抄等形式收藏在文献笔记中。
费曼笔记本:将文献笔记本中的笔记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然后按照写作素材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痛点、原因、怎么做、案例、人物、好处、金句七大素材。这样,当我需要写的时候,就可以把各种素材组合就能形成一篇结构清晰的文章。
永久笔记本:这个笔记本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思考、回顾、联系已有笔记。可以是闪念笔记本和费曼笔记本的结合,引发的新思考,也可以是前期永久笔记的随机组合,还可以是特定主题的综合输出。
当然,笔记分类做好了,但是想要写作的时候用好,必须在卡片调用方面再下功夫,这个方面明天再继续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