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想和某人有亲密关系,同时又想保留自己的独立性,这两种情况可以共存吗?要想搞清楚这件事,先要了解“关系”的源头。
在人类四五个月大时,开始体验到最初的关系形态——与母亲的“共生式”关系。那是一种与另一个人无区分的状态,不知道“我”的界限在哪里,只有温暖、愉悦、美妙及融为一体的感觉。其实这种状态就是我们的本体。成年后,由于人格取代了本体,很难直接体验到融合感。但我们又渴望这样的感觉,于是我们交友、恋爱、养狗、晋升、喝酒、打牌,建立了许多层面的关系,目的只是想找回婴儿期与妈妈的“共生式”关系,只不过这个“妈妈”已经变成很多种不同的面貌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和另一个人在一起,的确比较容易经验到融合感。我们以为自己心中早已拥有的状态,必须靠别人才能感觉到,其实我们要追寻的那份黄金般的温暖感只是本体的某个面向罢了。我并不想否认关系的价值,劝大家撇开一切关系,躲到山洞里去寻找本体。当然,这曾是让古圣人觉悟的方法,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真正的重点是,不论我们做什么,不论身处何地或与谁相伴,都必须洞悉到自己的内心,去发现阻碍我们经验那份融合感的东西是什么。
我们觉得事业、兴趣和关系都很有价值,其实,只有当它们可以引导我们深入理解自己时,才有真正的重要性,否则都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对文章开头问题的回答是:只有明白了与自己的关系(独立性)才能清楚与他人的关系(亲密),它们一定是并存的,这是关系的健康发展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