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时隔三年我又回到了拳社,中间零星的去过拳社,蜻蜓点水般的停留,偶尔煽动了一下翅膀。而后又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即便有时间出去旅行也总是找各种借口说忙,而没有去拳社。师傅也从一开始的消息督促到慢慢放弃。
师姐虽然口头上定义去拳社只是“混社团呀”,但却是练拳最认真的。我也是等她练习了三年,渐渐看到她的变化才决定也去学的。小时候跟父亲练过几天却四肢不协调而放弃。在拳社也的确找到了师姐所说的“混社团”的好处,比如认识很多师兄师姐,混吃混喝,大家庭一样各种聊天八卦,打拳的时间还没有浑水摸鱼的时间多。
要说,变化也多,至少改变了我平地走路都会跌跤,起因就是提胯走路和抬脚走路的区别。再比如练完拳总是睡眠很好,最大的好处就是听师傅“胡说八道”。师姐开玩笑这么戏谑师傅的“大道理”,尽管我们都执着于和师傅唱反调,批判师傅传统“老思想”,但师傅的确在教拳之外也谆谆告诫做人的道理和俗世的一些伦理。比如一段时间师傅的说字,常常拆解字来为我们解释道理,“沉”与“坠”,太极的“方寸间”和办公职场的“过界”。果然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人,各人理解都不同。
再度回来,又是留级好几届了。原来的师妹师弟的课我完全跟不上,留了几级的班也参加不了,只能又重新从新班入课。招式是熟悉的,但师傅是常教常新的,总会根据季节的不同,练习的身体部位也不同而变化招式的侧重点。这次回来重点是练“背”,把背部练开,因为背部与调动身体与内脏有极大的关系。
断课前练习停留在师傅说的要练出“连绵起伏”的感觉,其实也是在说“背”。这次又把连绵起伏变成了“靠”,靠到极致没有空间智能“转”,看,这又是一个职场或者生活的道理啊。有限的空间极致后没有退路了只能转来取得新的机会和空间。
每堂课都练的大汗淋漓,极力追求背的感觉后,神奇的又体会到“连绵起伏”的感觉来。这次回来师傅又加了“打坐”,双腿发麻后全身的舒畅轻盈也是一种新体验。
好吧,我也要和师傅一样,常常求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