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没有原版,只有不同时代留下的版本,无论是文句还是断句皆不相同,有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帛书甲本乙本,有严遵的《老子指归》,有河尚公注解本,有王弼注解本,有1997年郭家店竹简本,有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有王安石注解本,林林总总,不下一千多种。文字出入很多,所以后人多有质疑,《道德经》非一人所作,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不同版本之间,框架和基本思想保持一致。而不像《红楼梦》,狗尾续貂。
《道德经》没有一句话没有歧义,比如全书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全书最后一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你会看到不同版本的解读,差异很大。这一方面是由于古文字,词汇少,字义宽泛模糊,没有主谓结构,没有断句造成,另外最重要的是老子的境界高妙,不以人为中心,是从宇宙角度来谈道说德。
所以,解读《道德经》首先要在版本上做出选择,其次要在方法论上下功夫。
一,从宇宙观入手,不以人类为中心,以上帝的全知眼视角,去观察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来观察思考人类的所思所行,方能为天下贵。
二,以西方《诠释学》来解读理解,核心要义是看它“想说什么,在说什么,能说什么,该说什么”,这可能也是读其他书籍该有的姿势,比如,文中共出现了50个“善”字,既有名词“善良”的意思,也有连接词“善于”和形容词的意思,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的善就是擅长,善于的意思,而非善良的意思。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三,以经解经 ,解读《道德经》时,有些用词,不同版本之间有差异,比如有的版本第二十章,第一句话是“绝学无忧”,有的版本第一句是“唯之于阿”,虽然说原版是不分章节,没有断句,但作为后人,究竟哪种断句更为合理,容易理解呢?这就要从十九章的内容来看,十九章开头的三个排比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既然上有三个排比句,那接下来也必有后三个排比句来对应,“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绝学无忧”,这样无论是从对仗,还是从朗读的韵律,都应如此,所以,有的版本把“绝学无忧”,放到二十章,颇为不妥,也甚可笑。同样,在第二章中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美与恶相对,在第二十章第二句“美之与恶,相去若何”,就很自然一致,但大陆常见版本却是“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前后不一致,故去彼取此。
四,联系自己的经验去悟,究竟什么是“无为”“不争”“不害”,“无为”是一点不为吗?现代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能“不争”吗?天之道真的是利而“不害”吗?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生态学等等学科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上天赋异禀,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繳,不断精进。
真正的悟道,不可言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或许那是一种自由自在,妙不可言的境界。
2020年4月于常州为与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