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孩子因为学习问题被爸爸骂了。我在一边听着,心里很纠结。虽然不赞同骂孩子的教育方式,但是,对于我家这个散养惯了的小朋友来说,给点压力让她感受一下,说不定能还能“激发”出点主动学习的动力。
可随着骂声越来越高,我知道,我期望的“激励”效果不会有了。
这让我想到了我最近上的一堂芭蕾课。
课堂上,老师对每个动作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我们在她的“高点,再高点的”喊声中大汗淋漓、龇牙咧嘴的坚持完了一节课,心里一遍一遍想的是还有多久下课。
这位老师很认真,几乎是蹲在地上纠正我们每个人的动作,腿要转开,边说边拧;使劲绷脚,边说边掰。我只得采取跟老师开玩笑的方法——要断啦!——来挽救我那已经酸痛的肢体。
一节课下来,累成狗的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下次再不来受虐了!
与这一次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日里,我一直固定的跟随另一位芭蕾老师练习。那位老师特别温和,她的课堂从来算不上严格,但是每个人都在主动坚持,每个人都惊奇的发现了自身的变化。为什么呢?不都是说严师出高徒吗?结合亲身感受,我想到了这些原因:
1 她从不指名点姓地指出某位学员的动作错误(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动作怎么可能不出错);
2 她非常会鼓励学员,如果第一遍大家跳的很没有感觉、动作有很大的问题,她会针对看到的问题进行整体讲解,然后让大家再做一遍,并且第二遍后她一定会告诉我们,这一遍比刚才进步多了;
3 她从不会刻意要求学员们的腿抬得更高,反而会安慰我们,如果你抬不到要求的高度(比如90度),就在你能做到范围内就好,但务必优先保证动作标准、发力点正确,不然练出来的大腿肌肉线条就不好看了。
由此看来,多鼓励学员,让他们有好的感觉,激发出主动性,让他们真心喜欢上芭蕾,同时,再帮助他们一小步一小步的进步才是长久之计。
至于严师出高徒嘛,可能适用于那些真心喜欢挑战自己的同学吧,反正不是我。
再回头想想我家的吼孩子事件,我相信在很多家庭中,吼孩子已经成为了常态,但吼真的管用吗?
责骂不等于激发动力
当我家小朋友被骂得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我相信,她内心里所想的一定不是为什么我没认真学习,而是大人太不讲理了。
教会了孩子可以没缘由的冲别人乱发脾气
当大人莫名其妙的开始吼孩子,多半情况下,大人并不真正了解完整的背景。可能只是听说了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了,自然而然想到我家孩子为什么不能做到如何如何,在比较的刺激下,就不自觉的吼出来了。再或者,看到孩子没有花多时间在学习上,就想当然的认为不花时间就是态度不端正,就会影响成绩。这些情况下,孩子感到莫名其妙,他们完全不知父母心里想的是什么,担心的是什么,他们看到的、学会的只有:可以没缘由的冲别人乱发脾气。
吼叫真的伤感情
当大人站在那里,高高在上的面对坐在书桌边哭泣的孩子,指着鼻子吼的时候,那股燃起的情绪之火只会越烧越旺,有时甚至会失去控制。
有研究显示,人在生气的时候,如果采取发脾气的方式,不但不会平息情绪,反而会更加激起情绪之火。
这时说出的话,能不伤人吗?想想看,你和孩子之间爱的连接会不会在一次次的吼叫中慢慢断开?
当大人们冷静下来,分析这些吼孩子的原因时,道理谁都明白,可为什么事到临头了,却总是做不到不吼呢?
缺乏感同身受的感觉,缺乏同理心。
多想想自己小时候,父母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记忆中攫取出一大串被父母责骂、不被理解的场景,有些,时至今日依然牢牢的刻在我们心里,像一个挥之不去的灰色烙印。
再想想现在我们的感受。就如那个严厉的芭蕾老师,非要让我去做到我能力做不到的;非要在当堂课上就把学员们折磨的筋疲力尽,只想逃跑;非要让我们痛苦地看到,我们离他的要求好遥远,我们没有希望了。
就如工作中遇到挑剔的,甚至会骂人的老板,又有哪个员工是真心的被他的责骂激励前行了呢?
只能说,被吼的孩子真的很可怜,不论因为什么原因。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千种万种,为什么唯独要挑这最伤人的一种呢?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甚至是帮助他看到、认识到自己的短处。没关系,每个人都有短处,这很正常,每个人也有长处。
我们可以教孩子一些方法,帮助他进步,但是别把目标设得那么遥远。他还没有长得那么高,他看不到那么远。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鼓励,有些时候,不责骂他们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谁说孩子不在乎输赢竞争呢,只是,有些天生争强好胜的孩子,把竞争当作自己的动力与目标,有些天生内心平淡的孩子,他们能看到竞争,也会在意,但只在心里默默的给自己一个评价。这就更需要大人去鼓励他,而不是通过责骂,来期望激励他的战斗精神。
我们可不可以忍住一时之气,深呼吸几次,然后告诉孩子:无论如何我都爱你,无论你考了什么成绩,我爱你,与你做了什么没有关系。
想想吧,这世界上只有做父母的才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这样宝贵的特权,我们为什么不用?
时下,大家都喜欢看吼孩子的贴子与文章,看过了,会觉得天下家长都一样,减少了自己的自责感;看过了,觉得那么多家长都同病相怜,那么再吼几次也无妨。看多了,吼孩子真的慢慢的就不是什么事儿了。这不是自我麻痹是什么?
我们要求孩子要学会寻求解决方案,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也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要去解决它,可唯独在吼孩子这件事上,怎么变成了吐吐槽、顺顺气就好了呢?
解决方案呢?
家长们工作时不偷懒、要求孩子学习不许偷懒,可唯独我们做父母时却在偷懒……
当然了,我这样说保证会得罪一大批家长。但是,既然你们连自己的孩子都舍得吼,被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责怪一下也无妨,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