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方老师的微博一跪,我可能不会知道这部片子,更不可能去电影院欣赏。观看此片之前,观影动机是模糊的。或许是因为白发老人这一跪激起心中的悲悯之情,带着道德上的优越感去看片,又或者是看到实力雄厚的老一辈导演们的力挺,再或者是豆瓣电影9.5的好评,淘宝电影的口碑力荐,说不清动机,或者都有吧。
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子需要年过半百名人下跪来打开群众的视野?它必定不符合当下时代的社会热点,无法从感官上取悦现代人,或者说根本不考虑现代大众关注的泪点痛点。它不必是小众片,但必定是门槛有些高的“不入流”的片子。
电影的时代背景并不是很遥远。那个时代我的父辈正值少年,那个时代农村尚还没有显露任何衰败的迹象。
那是一个意识里男尊女卑的时代
那是一个务农为生的祖辈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年代
那是一个使用扁担挑行李,使用镰刀收庄稼的年代。
然而算来距离今日不过三十年的距离,而变化已是天翻地覆。
唢呐,唢呐,与人事共鸣,吹出了人事的悲欢离合,在那个传统礼仪尚未被遗弃之时,唢呐吹出之曲还是人心所敬仰的,唢呐被赋予的道德艺术让唢呐匠有了道德的光辉。
它只能存在于礼俗社会中,存在于小农经济时代。当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冲击着整个大中国时,唢呐必定黯然失色,败得一塌糊涂。
中国自是礼仪之邦,以礼而治天下,以德而服人,于孝悌信义等道德约束很大程度上维系着社会的稳定运转,当固有的礼俗观念尚且为人所信服,婚嫁丧死之礼为人们生活的必需,丧礼需要向后人昭示先人生前的德高望重,婚嫁之礼需要向乡人传递才子佳人的无限风光,那么能传递荣耀与风光的唢呐之曲,必然是人们心中的信仰。
唢呐匠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小农经济时代,乡村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即使有诞生艺术的土壤,也是难以让艺术萌发并持续传承下来。艺术从来都是贵族的奢侈品,琵琶,古筝,源远流长,何以唢呐就抵不住中国市场经济的冲击呢?怪就怪它肩负了太多,压力太大,它需要去养活手艺人呀,手艺人的命根子,它是手艺,手艺是需要变现的,即使是曲子再漂亮也改变不了它卑微的生存地位,一旦有经济效益更强大的替代品出现,它马上会被人所抛弃,唢呐匠人的情怀是抵挡不物质的需要的。
唢呐可悲可惜,它从来都不是自己,不仅仅是唢呐而已,不仅仅是吹出悦耳的曲子而已,它依附着传统礼俗,它又要依靠手艺人,唢呐的消亡,发生在八十年代,那是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起步时代,经济冲击从国际到国内,再深入乡村,固有的乡土观念收到冲击,道德的约束力礼俗的约束力越来越弱,传统渐渐崩溃,新的体系尚待构建,这个转折点,人们不再是无法离开土地,他们摆脱贫困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便利化,于是,唢呐依附的礼俗已倒塌,依靠的手艺人也离它而去。
婚礼上,人们不再行师徒之礼,是人们思想上的解放。旧的东西不再又约束力,个体的意识越来越强。
洋乐器来了,乡人们纷纷凑上去,前所未闻的新鲜文化面前,我们的唢呐是如此黯然失色,也是如此的落后与卑微。洋乐器出现时打开了乡下人视野见识,信息闭塞的农村里,这东西让他们看到乡村外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