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妈妈说出“你养我”后,长期失业在家的女儿立刻出门找工作去了

当妈妈说出“你养我”后,长期失业在家的女儿立刻出门找工作去了

作者: 成长视觉 | 来源:发表于2020-05-30 20:14 被阅读0次

文/霓裳

疫情期间,公司宣布:以补贴代替员工工资,上班时间正常。

负责运营自媒体的婷婷一气之下罢工了。

此前她自己一个人从零开始独立运营公司的头条号,半年涨粉2万,现在那个帐号上已有5万的粉丝。

同事W建议她辞职自己做。

婷婷说:

现在还不行。我女儿在家没有工作,总不可能两个人都没有收入吧。

婷婷的女儿大学毕业两年多,能力也挺强,就是跳槽太频繁。春节前她女儿又辞职了,因为疫情一直在家没有收入。

一年多以前,婷婷就有了做自由职业的打算,可惜每次都因为女儿的工作不稳定而搁浅。她总说:

等我女儿工作稳定了再说。

“等我女儿工作稳定了,我再来做自己的事”,这句话听起来为何如此耳熟?

我想起来了,很多妈妈常常会这样说:

现在孩子太小了,我顾不上,等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我再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真是的是这样吗?

当孩子太小,一切都需要我们照顾时,妈妈们总说等孩子大点了,我就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

结果发现,孩子大一点,会走路了,会跑了,妈妈们操心的事更多了:

害怕孩子摔倒、碰伤、生病、害怕他们乱摸东西,整天忙着照看孩子、防这防那,自己的事依然做不了。

这时妈妈们又会说:等孩子上学了,我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到了孩子真上小学了,妈妈又开始操心他们的学习,担心孩子不做作业,害怕孩子不受同学喜欢,被老师投诉等等。

妈妈们似乎总在为孩子的事情操心着,甚至为家里的每一个人操心着,唯独忘记了自己的需要。

妈妈们以为自己一心扑在家人、孩子身上,是自己对家人负责的表现。

但是,她们得到的回报常常事与愿违:似乎大家并不念她的好,还觉得她做这些是理所当然的。这让妈妈们内心委屈、痛苦:

为什么自己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让我们从孩子角度来感受一下:

如果你的妈妈常常这样,事事为你操心,目光和心思都在你的身上,你会有什么感觉?

你一定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和不舒服,甚至还有一种窒息感。

小的时候,妈妈不让你乱摸乱碰,惊慌失措地提醒暗示你,到处都是危险:

你奔跑跳跃,妈妈提心吊胆。妈妈担心你会摔倒、受伤,甚至阻止、干扰你的许多举动;

你想做什么,妈妈抢先为你代劳;

你要的东西,都是妈妈帮你选好了拿给你。

久而久之,你开始觉得,世界很危险,自己很弱小;你会觉得,妈妈无所不能,我很无能;你会觉得,离开了妈妈,什么也做不好。

你会觉得在妈妈面前,自己的感觉都不对,似乎她才是那个更知道你内心需要的人。

很多人说:“小时候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呀,这就是妈妈的爱啊。

看到没有,小时候的经历已经让他们在心理上默认了“孩子就是什么也不会的,什么也做不好的,只有妈妈才行”。

于是我们会看到,孩子要出门了,很多妈妈会提前咛嘱:“今天变天了,要带上伞。外面冷,多穿点衣服。”甚至连穿哪几件衣服都给你安排好。

孩子心想:

难道我自己还不知道要带伞?还不知道自己冷不冷,连怎么穿衣服都要你来指导和帮忙?

随即他们可能又会产生内疚:“妈妈这都是为我好,怎么能这么想呢?”于是,他们否定自己的感受,接受妈妈的安排。

妈妈们的表现里隐含着一种自恋:觉得孩子离不开自己,担心他们离了自己就无法好好地活着。

这其实是妈妈在潜意识中离不开孩子。

当孩子想自己做点什么时,妈妈已经抢先一步奔过去:这个不是这样做,还是我来吧!

当妈妈们用这种“我行,你不行”的模式,扼杀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后,孩子变得越来越懒了,他们什么也不做,就等着妈妈做。

妈妈们成功地让孩子彻底依赖上了自己,许多啃老族就这样产生了。

很多父母就是因为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自己想过的生活,成为了为子女们而活的人。

妈妈们这样的牺牲与付出,换来的常常不是子女的感恩与尊敬,而是子女们的索取与不满。

因为,每个人都无法处处满足他人的需求,随着子女长大,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妈妈们也越来越无能为力了,子女们自然就开始不满和嫌弃她们了。

为什么你总是无法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无法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

因为你迷失了自己,只好把目光和精力都放在了别人的身上。

多年前,我的一位同事觉得她所做的客服工作枯燥乏味,她想换一份工作。

后来,一次很好的换工作机会来了,她却说:“老公这段时间心情不大好,等他情绪稳定后再考虑。”

再后来,老公的情况稳定了,她换工作的事又因为“朋友说那个工作做下去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而再次搁浅。

再再后来,她想开一家茶馆,却又觉得“还是等孩子上了大学再说吧”。

就这样,在各种“别人的因素”影响下,她始终未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最终她承认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我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

这像不像许多妈妈的状态?

很多妈妈看起来都是因为家人和孩子,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其实是因为没有自我,自己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相信自己能做成什么,所以才会把精力放在别人身上。

一个没有自我的人,由于无法相信自己,所以才无法信任他人。

当我们把心思放在别人身上而放弃自己重要的事时,要警惕,可能你的全能自恋感在操纵着你。

觉得别人离开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这就是自恋。

电视剧《少年派》里,林妙妙的妈妈就是一个自恋的妈妈。妙妙都上高中了,妈妈却时刻担心她照顾不好自己,大大小小的事都替她操心,让妙妙压抑得直想逃离。

如何摆脱这样状态呢?很简单,学会信任和示弱。

当你相信孩子“行”,并学会适度依赖他们时,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需要,内在的潜力和责任感才会被激发出来。

前面所说的婷婷,自从不再上班后,她开始思考自己要做的事。

其实,她和女儿的关系相处得还不错,当初她停职在家的决定,也得到了女儿的支持。

突然,她有了这样的念头:

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女儿感觉到她被我需要,这样即培养了女儿的责任感,又能安心做自己的事,不是很好吗?

于是,她对女儿说:

从现在开始,我可能要有几个月没有收入。所以,这几个月我需要你来养我哦。

没想到女儿很爽快地回答说:“好,你需要钱的时候找我拿!……不过,我得先赶紧找个工作了。”

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了。

原先的一个多月里,都是女儿在依赖妈妈。她在家没事做时,一直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白天睡觉到天黑,晚上通宵打麻将。

这一天晚上,女儿一反常态地不到12点就主动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女儿8点就起床了,她准备好资料,戴着口罩出门面试,当天就找到了工作。

看到女儿的变化,婷婷的内心也开始充满了底气。她知道自己可以真正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她这才发现,原来信任孩子,舍得用孩子,有着如此不可思议的效果。原来,给孩子发挥作用的机会,他们才会真正地独立。原来,当孩子感觉到自己可以被人需要和依赖时,内心就产生了一种力量和责任感。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良好而扎实的亲子关系基础之上。这样的双方,才能在互相独立又相互支持的前提下,各自独立地活出属于自己的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成长视觉,与你长期分享点滴感悟与智慧,一起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 当妈妈说出“你养我”后,长期失业在家的女儿立刻出门找工作去了

    文/霓裳 疫情期间,公司宣布:以补贴代替员工工资,上班时间正常。 负责运营自媒体的婷婷一气之下罢工了。 此前她自己...

  • 给女儿的信 Day 37: 陪爷爷当义工

    七七,今天妈妈和爷爷都要去当义工了哦!早上6点出门,本来想留你和奶奶在家的,出门时你也醒了,商量后,决定也带...

  • 2018-11-27

    在家呆了一天,回来后女儿就问我:“妈妈,你做什么去了,我好想你呀。妈妈,你怎么回来这样晚呢?” 女儿在我回来时,总...

  • 一个智慧妈妈跟女儿的沟通

    被骂后的女儿提着一袋书去了读书馆。 妈妈问:你去哪? 女儿答:你嫌弃我,这个暑假我不会在家呆了。 后悔发脾气的妈妈...

  • 寒冬里的晚餐

    桃妈妈最近又休息在家。 失业状态。她对自己的状态挺满意的。自由。晚饭后她和女儿桃姐姐视频,说现在休息在家,没有出去...

  • 孩子若不懂与世界如何相处,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前阵子与一位朋友聊天,她向我说出她最近的苦恼: 女儿毕业一年了,可是最近又失业在家,无所事事,这已经是她毕业后第三...

  • 失业小姐与葡萄先生

    失业小姐裸辞在家找工作,原以为是金九银十找工作的黄金季节,哪知事与愿违,渐渐地,闲赋在家的失业小姐开始焦虑了......

  • 和歪果仁一起隔离在家的日子

    最近好多人跟我说疫情期间很难找工作啊,失业几个月在家,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我说,嗯,我也是啊 那就好好生活吧 一 说...

  • 【宝贝四岁七个月】-我想变成孙悟空

    早上准备出门上班,宝爸对儿子说:爸爸妈妈要挣钱去了啊,你在家乖乖的。 儿子突然问我:妈妈,你觉得自己长的漂亮吗? ...

  • 放下

    昨天下班回家后,女儿不在家,我估计又是和丁同学出去了。果真,夜里10点多,丁同学妈妈电话我说女儿又出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妈妈说出“你养我”后,长期失业在家的女儿立刻出门找工作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ih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