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01510/3737d9e49a4053b3.jpg)
01
今天做了两个分享,一个是早起在群里的“唤醒沉睡天赋,由内而外富足”,一个是在飞书会议室分享的“小白摄影入门”,大家反映都还不错。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够专业,想方方面面练习到第一,憋个大招再出手。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不需要高大上的理论,比如说视觉笔记,我们这样的小白,能够掌握一些视觉元素,就足以够用了。
视觉元素就像英语单词一样,比如书=,有了一定的单词量,就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做读书笔记、文章插图、海报…,特别的吸引人。
所以,每个人的能力都有应用的场景,不要担心,大胆去运用就好了。
02
今天中午分享的“小白摄影入门”,有一个重要的点是:
重要的不是镜头
而是镜头后面的头
无论是阅读、写作、摄影还是做什么,重要的是锻炼思维能力。
有的发烧友沉迷于更换各种镜头,刷存在感,拍出来的作品并不咋地。现在来说,由于手机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拍出优秀的作品。
朋友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好处是太塌下来有人顶着,坏处是有时候会有依赖思想,好多事情难得动脑筋。好在因为喜欢阅读,经常反思和觉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挺大,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人的思想就会变得迟缓,进入自动模式。
我们去旅游的时候,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看到街头耸立的招牌,另外一种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广告,对我们的视觉,会带来一种冲击。呆在我们熟悉的环境,就习以为常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琐碎的事情,磨损了我们的好奇心,存了太多的内容的电脑,运行越来越慢。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即使是双胞胎也一样,长得相同却性格不同。以前我们寝室新来了两个双胞胎,刚来的时候我们傻傻分不清,后面很快就知道谁是谁了。
有时候需要关上手机,断了网络休息一会儿,一个广告播了 7 次,就会在大脑里形成条件反射,疲惫的大脑更加变得迟钝。
写作,对于作者来说先受宜,因为要输出,就要有内容可写,需要多阅读,多去体验生活,多输出。输出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把片段整理出轮廓,得出自己的见解。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不同的思考,才变得丰富多彩。
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可以去学习了解跨学科的知识,不一定要掌握所有的知识,可以学习查理芒格的方法,建立多元思维模型,遇到问题就可以用科学的思维来解决。
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没有尝试过的事情,让自己留有余闲。
比如说,走一条不常去的街道,去一家独特的小店,学习摄影、绘画、滑板…,会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