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游南镇。 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 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机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请问。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甚么叫做心?”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以上两段对话是关于王阳明心学的经典,深入探讨了外物与内心之间的关系。这与佛家的“色即是空”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过按佛家的语境,这个世界本是寂灭虚无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而儒家是积极入世的,它的主要精神在于承担,它的学问都是追求经世致用的,心学也是如此。与其在外物上下功夫(比如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不如时时地存养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时时能合乎天理,从而像一面明镜,可以真实地映照出外界事物的本质。如果自己的心本身被私欲蒙蔽了,那就像镜子染上了污垢,那再怎么去照外物,都不能呈现外物本来的面目。
面对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心学的观念尤其适用。如果你的心神是被外物信息被牵引,而不是由自己的内心所主导,那就会茫然不知所措。而你的心时时想着如何存养天理,那外在的一切不过是你心的映射,外在的一切反过来也会涵养你的心,使之与天理融合得更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