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把“成长”两个字当作呆在“舒适圈”的借口
最近在写每日总结,大体是每天发生的三件事情、小确幸以及不足。开始的时候还不错,基本上打卡是这样的:
近期所思所感这样的:
近期所思所感后来写着写着发现控制饮食和运动以及影响其实是比较难坚持的事情,特别是当日如果上班的话,很容易被打乱节奏,然后慢慢打卡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近期所思所感这个样子:
近期所思所感。。。
今年度一直以成长来标榜自己,而且好像看起来很忙的样子,但是反问自己看完了几本书,写了几篇文章,学到了什么?
刷了多少朋友圈抖音,玩了多长时间的手机?总结是切实的写自己的体会,还是为了发出来让别人看的?
之前在小群内探讨过为什么有些人喜欢用简书,而不使用公众号。我之前一直用公众号,因为觉得排版比较漂亮。而用了简书却发现它更方便快捷,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所以这两者的区别是啥?就是在根本认知里,输出的内容更重要,还是漂亮的排版更重要。
成长是一件脚踏实地的事情,是有落地有回音的执行,而绝对不是我安然处在舒适圈的借口。
2.不要忘却原本人性里的善良。
昨天晚上大概8点左右,店里来了一个醉酒大哥,想要点一份冰激凌。
其实当面对这种喝醉了酒的顾客,我们都是不太想接待的,避免有一些酒后争吵或闹事发生。所以我草草给他点了冰激淋,装成了外带,原以为他拿着冰激凌就会走了,然而并没有。
大哥坐在凳子上低头靠近桌子睡着了。
其实原本我是想叫醒他,然后让他离开的,避免“惹事上身”。
但是我默默的看着他的背影,然后心里就在想,他是因为应酬,还是因为自己嗜酒?如果这是我的父亲,他在外面,我希望别人怎样待他?
所以我让他静静的睡了,直到打烊前,他自己睡醒后离开。
今天做公交车的时候,人特别多,到了某一站有一些人上车,最后一个人刚上来,司机立即关上了门,然后问最后上来的那位女士,“你看你丢没丢东西”。
还原一下现场,应该是有小偷掏包,司机机智关了车门,小偷没有得逞。
瞬间觉得很感动,这应该是在“我能力范围内最大的帮助别人”了罢。
前些天看到朋友圈里一个同事发朋友圈,是有关于她老公下到湖里去救人的视频,真实发生,很赞。
当今的社会,大家都讲不要管闲事,甚至于歹徒拿刀伤人,都没有人敢上前去制止。甚至于女孩子当众被性侵,陌生人最大的出手竟然是发微博谴责。
设身处地,如果受难的是我们的亲人或是我们自己,我们希望他人怎样做?
所以我们应当保持人性里原本的善良。
3.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我身边亲戚,突然住院治疗;
身边朋友的母亲,突然脑溢血;
某个相识的人,突然家人病重;
这些意外好像都是一瞬间到达我们身边的,从未曾预料。
身边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生病、住院,甚至是离开,我们永远没有办法预估到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所以,还是那句俗话,珍惜当下身边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