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断更了好几天,这次的借口是宝宝身体抱恙,感冒发烧。要不是不甘心这么单身着就告别让人又爱又恨的世界,宝宝可能……
好吧,自己的事情都不多说了,毕竟帅的人总能找到存活下去的理由。
今天说的电影是《维多利亚壹号》,导演彭浩翔。大家如果不晓得彭浩翔是谁,那我说几部受文青追捧的影片:《志明和春娇》、《春娇和志明》、《撒娇女人最好命》等,都是这哥们儿执导的。
我大概上周末看的《维多利亚壹号》,但这部影片是好几年前拍的。看完之后,我就想写影评,除了这个那个的原因没写外,自己还是把握不准,要以怎样的方式讲述此片才比较合适。
刚好,持续高烧刚退、北京又持续降雨,自己所住的刘家窑公寓又断网,实在没别的干的,那好吧,就写这篇影评吧。
说《维多利亚一号》之前,说一下自己对彭浩翔导演作品风格的认知。
自己属于阅片量还凑合的编剧,以前阅片量的体现基本是在《肖申克的救赎》等经典影片上,出于以前对电影的肤浅认知,基本不会太留意内地和香港导演的影片。
去年在杭州别墅区某创意园,听一特猥琐的导演说起了《志明和春娇》,当猥琐导演用极其夸张的猥琐表情,说影片里面志明前女友给志明戴绿帽子的方式如何推陈出新、给人惊喜后,一下子勾起了我对这个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当时连夜看完了《志明和春娇》。
看影片《志明和春娇》时,我没快进,有些情节甚至还回放了一下。自己好像放下了对剧作技术的较真和分析——有点入戏了。
作为编剧,这种入戏的方式真的很惭愧啊,影片让你忘了剧作分析,丢不丢人?就好像四面楚歌里的楚国士兵一样,听楚歌就忘了打仗?丢不丢楚霸王的人!
为了挽回尊严,我跟好几个编剧交流着《志明和春娇》讨喜的原因,可交流也没交流出个所以然。
干脆自己分析,《志明和春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大概就是两个生活中各有问题(不快乐)的青年男女,在香港禁烟运动的背景下,从相识(快乐)到恋爱的故事。
故事相对成功,有以下几点功不可没:
1,故事将主要人物的人设铺垫到位,让观众充分认识、了解和喜欢这个人物。
2,故事讲述的接地气,没有超能力、没有凶杀、没有同性恋和装比的个人电影各种隐喻。
3,编剧、导演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故事的把控,引起了观众共鸣和兴趣,超强的代入感和润物无声的说教,让人愿意沉浸其中。
4,个人对故事的喜欢:无论故事人物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到了一定年龄、身心和这个社会都已经破败不堪。在已经自暴自弃和没有期待的人生中,遇到了可以爱的人,你是继续自暴自弃还是收拾一下残局,放弃偏见和价值观的种种不合适,鼓起勇气试着好好跟对方过好这一生?哪怕最后落得大梦一场空、遍体鳞伤也不管不顾?还是人生和爱情本就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对的人而已,其它的看心情?
一部影片给你种种的猜想和感慨本身就已经成功了。
《维多利亚壹号》和《志明和春娇》的导演一样,讲述故事的方式却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因为《维多利亚一号》里,满满的凶杀、看似很夸张的明喻等等。
《维多利亚壹号》的女主的人设是一个话务员,就是一个陌生的号码给你打电话说:“喂,你好先生,不好意思打扰您,请问您需要理财吗?”这部影片的女主就是干这个的。
忍不住说一下,我可喜欢理财、卖保险的、哪怕是骗子给自己打电话了。当对方试着跟你说“您好,先生,需要理财吗?”你只需要回答一句“需要”,对方当场懵逼。
因为他们的话术中,没有这么快就上套的客户,本宝试过好几次,屡试不爽。可有落差的是,宝宝穷的是真需要银行贷款,而对方却认为我是故意逗他们玩的!
《维多利亚壹号》中设置的背景是房价高,高到用尺来算房子价格的香港(内地用一平多少钱算,比如一平十万,香港是用尺,一尺多少钱)。
一个收入不多,整天卖理财的女话务员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没有考虑生存问题,因为她有理想,一个无比清晰的目标:在香港面朝维多利亚海的地方,买一套房。这个目标也是女主从小的梦想。
此外女主的生活也和正常一样啊,有一个喜欢的男人(陈奕迅饰演),这个男主还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也就是说女主是一个小三,只不过这个小三对男主似乎没有那么深刻的各种需求(对钱、对欲望)。
从深层次讲,她和陈奕迅只不过是一个相互利用的关系:陈奕迅利用女主满足了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偷情的刺激,女主利用陈奕迅满足了自己幻想中的正常生活:小女人的归宿感和普通的男女恋爱。
只可惜这种寄托和利用的恋爱期望是建立在自己当了小三的基础上,从这个角度上讲,也说明了在女主自己已经不正常的生活中,连对普通生活的幻想也变得扭曲。
我为什么说女主生活扭曲呢,因为影片讲述女主是一个话务员不假,女主还有另一个身份,除了女主自己,活着的人都不知道(活着知道的,都被女主杀死了):不太特别职业,却没有失手过的杀手。
讲完上面这段,一个疑问马上飘来:女主为什么要杀人?
女主要杀人的理由,有点讽刺和滑稽:她杀的人大多数是面对维多利亚海对面楼层的住户,因为女主买房的梦想,因种种原因屡次实现不了,她因此杀人制作了十来起命案,就像想让买房和卖房的人知道,这是凶宅,不能买,因此来倒逼地产商和房屋中介及卖房者降低售房的房价。
当然在一个屡屡得手的女杀手面前,钱已经不是问题了应该,可她杀人的理由就是以上我说的,人家就是单纯的想让房价低点,一点抢钱的意思都没有(最后女主买房的钱用的是自己杀死父亲而得到的保险金)。所以说买房,对于女主来说,不仅是买房的问题,而是原则的问题,这个原则是底线,不允许人碰触也不允许人挑战。
再来说一下女主杀的人有哪些:年过半百的保安,杀保安的方法十分专业,我居然信了她是职业杀手;年轻的一家人,连孕妇都不放过,杀人方法极其残忍,真是让人发指!(女主去杀人的时候,穿了一身杀人便装却拿着一个不知道调静音的手机,这让人很无语,这个杀人当的太不专业)。
一个话务员为了买房,而又买不起房,为了买得起房就用杀人的原始方法倒逼地产商和售房者降低房价。
这个故事本身的讲述有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我想这些逻辑不通的地方正是导演的用意所在,比如用意一:在高房价的现实逼迫下,年轻的人们已近被现实折磨和压迫的心理扭曲,这种病态不是个人的个案,而是社会的常态,故事用了夸张的方法表述。
其实故事并不夸张,比故事还夸张的是现实本身,冰冷又热情,让你一度以为现实是美好和可亲的,可是看上去很美的外表下,都是一个没有理想国的无底洞,人们只要掉下去,就万劫不复。
本该属于青年一代的朝气、责任心、理想和青年人应该有的一切,都将随着高昂的社会成本一起成为冰冷的商品社会,让人感叹其美丽,又厌恶其美丽的虚假,一切美好似乎都已经告诉经济和莫名力量的推动中,被无情碾压。
影片《维多利亚壹号》,推荐指数:三星半+
杀人过程是看点也是卖点,一个不太的杀手去杀人,本身就是看点,最后这个不专业的杀手得手了,高房价逼迫年轻人走向扭曲的果也达到了。
只是剧中好多逻辑硬伤看的我很受伤,杀手去杀人的过程和房价带来的洪水猛兽的逼迫感也没有说到位。打着高房价这样让大众愤怒的幌子,却讲了一个不太明白的故事,这是不可取的。
我想说的是《志明和春娇》是和《维多利亚壹号》同一期的片子,都是在2010年上映的,但故事的讲述说夸张点说是两个极端,按理说在同一时期,导演的水平和对故事的把控能力不至于相差这么多。
然后我百度了一下以下几部影片,导演都是彭浩翔:
《维多利亚壹号》2010年影片,编剧:彭浩翔、曾国祥、尹志文
《志明和春娇》2010年影片编剧:麦曦茵、彭浩翔
《春娇和志明》2011年影片,编剧:彭浩翔、陆以心
《撒娇女人最好命》2014年影片,编剧:彭浩翔
这就好玩了,朋友们,《撒娇女人最好命》跟其它几部影评比,质量最差,而编剧就是彭浩翔一个人,其它三部影片口碑相对较好,编剧都是好几个。
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拍出《志明和春娇》的好影片真的是有点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就像陈凯歌能拍出牛逼的《霸王别姬》也有运气在里面。
对于陈凯歌,我个人真的是反感,并不是我这个人有多刻薄,你见过几个帅成我这样的还刻薄的。宝宝只是怒其不争而已,陈凯歌顶着一个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名额,其代表作貌似只有一部《霸王别姬》,真是让人尴尬。
以后陈的路子是这样的:《无极》(口碑烂大街)、《梅兰芳》(不真实、不走心)、《道士下山》(呵呵))等等等等,呃……
真心希望陈能再出一部好作品,狠狠地打我一下脸,期待着。
有人要问我其它第五代导演也拍了好多烂片啊,你咋不说?
冯小刚人家拍是烂片是有,比如《私人订制》,可人家好片子也不少啊,比如《唐山大地震》、《1942》等。
张艺谋虽然拍了《三枪拍案惊奇》,也赶时髦超生(体力真好)、也学人家穷人在广西电影制片厂申请福利房,可人家好片子也不少啊,甚至是很多,因为很多,我就不举例了。
好吧,今儿就写到这里了吧,都快四千字了。
北京大雨刚过,世界像新的一样,宝宝的高烧刚好,心情也很愉快。
推荐大家看一下《维多利亚壹号》,很暴力、很血腥。因为影片画面过于血腥,该片不仅在内地被列为禁片,在香港也属于三级片的范畴。希望想看的小伙伴,能能找到该片资源。
既然标题写的是陈奕迅,那就说说陈奕迅在这部影片中的地位:男主!呃,不过这个男主是打酱油的在影片中的功能……
呃,做一下广告,大家可以关注我微信公众号哈:zhengzailiaoren
也就是铮在撩人的全拼,头像就是一个身穿红色针织衫的帅哥。
爱你们!
微信订阅号:铮在撩人
专注影视(电影、电视剧)的影评、分析、分享
关注请扫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