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早上,我到一个朋友家去,忽然眼前一亮:嗬!好美的花呀,它们在路边一字排开,开得正盛、正旺!
(“吱--”一声门响,一间矮矮的花房中伸出一根拐杖来, 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吃力地提着一壶水,仅靠一只左脚和一根拐杖走了出来。她长得虽眉清目秀,但却瘦得像一根豆芽菜,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她拿起水壶,开始仔细地给花浇水。)不用问,这些花一定是她种的,多美呀!
在朋友家里,我们又谈起她。朋友告诉我,她和奶奶相依为命,老人成天躺在床上,靠孙女照顾,还要看病、吃药,所以, 孙女就把自己心爱的花儿拿出来卖,稍微挣点钱,贴补家用。
我想:生活如此不易,她一定会灰心丧气。可是,当我注视着她的眼睛时,我惊呆了。在这张脸上,没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只有微笑,那是幸福的笑,对生活充满信心的笑。我情不自禁地问: “你的腿……"她平静地说:"一次意外……可这世上还是好人多,今天,又碰见了你。谢谢你,再见。”我对她挥了挥手,呆呆地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她不仅仅在对我微笑,也在向过路人微笑,向生活微笑。
啊,多美的开得正旺的花,多美的花一样的姑娘!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弱不禁风:原指瘦弱的禁不住风。文中指姑娘瘦弱的禁不住风。
情不自禁:原指情绪不能自己控制。文中指"我"的情绪不能自己控制。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2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运用了动作和外貌的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姑娘残疾、瘦弱、勤劳的特点,表现了姑娘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姑娘的同情和赞美之情。
3.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结构: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篇末点题
内容: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姑娘的赞美之情。
1.结构:总首点
2.内容: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段落作用
开头
结构:1.开篇点题2.统领全篇3.总领下文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内容:1.点明文章主旨,表达...情感。2.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中间
结构:1.承上启下,衔接紧凑,过渡自然2.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3.与前文呼应
内容:承接了上文...,引起下文...
结尾
结构:1.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2.呼应开头或标题,或与前面的伏笔相照应。
内容:1.点明主旨,深化中心,突出人物形象2.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