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好像缺点什么的夏天
上了几个月的网课,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在5月18日开始正式坐在教室里上课。因为是刚分的文理班,和老师同学之间都是陌生的。虽然之前一直都是在网上沟通,正式见面本周还是第一次。
傍晚的时候,我跟他闲聊: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做到怎样让老师快速认识,并记住你。因为正常情况下,如果表现太过于中规中矩的孩子,有时候一学期下来,都不能让部分课时少的老师叫上名字来。
他说:“老师已经记住我了。”
我一愣:“刚三四天就记住了?你怎么知道的?”
“今天我去办公室给班主任送花名册,她说任课老师跟她表扬我了,说我表现很好,要继续努力。”他一脸无奈的样子,“好好的,非得给我整点压力出来。让她这么一说,我以后不够努力都觉得对不起她们似的。”
我调侃他:“你觉得你是用才华征服了老师?还是依靠颜值?”
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唉!这年头儿,要么有颜值,要么就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不然,在学校都没法混。”
“那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两个都挺重要。”
“如果非要选一个呢?”
“颜值可以一目了然。而灵魂是不是有趣,则需要时间去发现。”
“都要有点太贪心了。”
“但确实很难取舍,如果可以自己选择的话。”
“是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像傅首尔有一期在节目中调侃高晓松说的那样‘如果让鹿晗拥有了高晓松老师的学识,你觉得他能想得开吗?’”
“很可惜,看脸的年代,很少有人愿意花太多时间去直面灵魂。”他自言自语道。
在微博看到一个小调查:如果给很重要的人发消息,对方一直没回。你会一遍遍点进去看,直到最后,删了那个对话框吗?你有这样的强迫症吗?
我问四月天:生活中,你有互相做到信息秒回的同学吗?
他说:当然了,和最好的朋友每次都是秒回。
我不屑:切,你那是当时正好手里拿着手机。
他一本正经道:不对,正好拿着手机仅仅是前提条件。其次,只有在最好的朋友面前,才可以不需要花时间字斟句酌、像打草稿一样顾虑措辞语气之类的问题,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也不会各种猜测对方收到后的感受。
清晨,在翻公号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篇文字,“谁是你可以随时打扰的人。”在你心里有这样一个人吗?扪心自问。
如果这时,你停顿了一下。那么,出现在别人的生命里,很遗憾,没有成为一份礼物。
宿命地讲,有今生,无来世。好好珍惜那个秒回你信息的人。
收藏过一篇原创文章,题目叫做:想不开的时候,我喜欢去医院走走。文中说,这个集合了大部分世间苦痛的地方,会让我对生的珍视与热忱瞬间腾起。然后回家,看喜欢的电视剧,洗菜做饭,转身给花浇点水,静下心来写字看书。
她,以九十余高龄,数次被下病危通知。各器官衰竭,唯有大脑清醒。一个人可以强势到什么程度?她拿着你的,用着你的,但这依旧不影响她从骨子里瞧不起你。她就是这样强势了一辈子。
但此时此刻,躺在病床上,看周围人来人往。还能跟谁开个小玩笑,并适时恭维几句。唯有见到一个人出现时,她流泪了。
我想,这眼泪更多的是愧疚吧。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想起,曾经有多么的对人家不住。人家放下以往恩怨,迈进这个门口的时候,这份深厚所承载的重量,是她凉薄的内心世界所承受不来的。
一切不能重新来过,上天已经不给谁这个修正自己的机会了。
《奇葩说》节目里,有一期结辩的时候,马东和蔡康永谈到关于“原谅”这个话题,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
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蔡康永回答:“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