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先秦儒家中三个最重要的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荀子的生卒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二九八到前二三八年。
荀子名况,又号荀卿,赵国人。可能是齐国稷下学宫最后一位大思想家。《荀子》共三十二章,许多篇论述详赅,逻辑周密,大概出自他本人笔下。
在儒家里,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正好针锋相对。
人的地位
荀子的理论主旨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创造的。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是人的创造。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荀子在著名的《天论》中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为之能参。”
孟子认为,人要成圣,必须“知天”,荀子正相反,认为:“惟圣人为不求知天”。荀子提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各自有自己的作用:“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和地的作用。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创造自身的文化。荀子认为,人忘记自己的职责去“思天”,是干犯天的职责,是空想。
关于人性的学说
荀子认为,人性应当受到教养,没有教养就不可能成为善。在《性恶篇》,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
关于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关系,他说: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是说,先天和后天同等重要,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只要充分发展,就能成圣。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而有恶端。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称善。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可以成为尧舜,但是孟子认为这是因为人本性是善的,荀子则认为是因为人有智性。
道德 的根源
如果按荀子所说,人生来就有恶端,那么善从何而来?怎样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
荀子认为,人求生存,而且需要从竞争中求生存,所以人的生存离不开人群,离不开组织。
为了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 准则。因而需要有礼(用礼来规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相待,制定日常生活的共同准则)。儒家一般都重视仪礼,荀子尤其如此。
“礼”是由何而来的呢?荀子在《礼论》中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欲就有求,求满足欲望而无节制,必定引起竞争,有争就有乱,乱则一事无成。先王制定礼(个人行为准则)义(道德),就是为了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凡建立起“礼”的地方,就形成“道德”;按“礼”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违反“礼”的人就是没有道德的人。
这是荀子论述道德和善的起源的一个论点,思想基础是功利主义,和墨子的思想很相近。
荀子的另一个论点是自然和文化的区别。禽兽有父子、有雌雄,这是自然。在人类社会里,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这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类的精神成就。因此,人的道德不是自然产生,而是由于人的需要。这个论点和孟子比较接近。
礼起的是规范作用。人在满足欲望是,“礼”加以规范。“礼”在用于礼节、礼仪时,就是文化教养。在这方面,荀子也做出了贡献。
关于礼乐的学说
在儒家的仪礼中,最重要的祭(祭神)祀(祀祖先)。在《荀子》和《礼记》中可以看到,儒家对祭祀提出了新的解释,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人的头脑有智性和感情两个方面的作用。当亲人去世,智性上知道人死不能复生,但是感情却希望他再生,希望死者有一个灵魂。人们还有感情上的需要,要求满足。儒家所讲的葬礼和祭祀便是为此而设的。
按照儒家的说法,当我们举行丧葬和祀祖的仪式时,是向生者表明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以悲痛和尊敬来送别死者,是隆重表示人的一生的完成。
其他的祭仪,荀子也有相似的解释:为降雨而祈祷,为做重大决定而占卜,是为了表示重视,不是为了求以得之。如果认为祈祷能够感动神明,或卜筮便能知未来,那将成为迷信,造成不好的后果。
关于音乐,荀子是把音乐作为道德教育的工具,这是儒家对音乐的一般看法。
关于逻辑的理论
《荀子》有《正名》篇,这是儒家哲学的老题目。我们在第四章知道,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也说:“无父无子,是禽兽也。”孔子和孟子两位都关注伦理问题,因此它们对正名的解释也是就其伦理意义来立论的。
荀子的时代是名家十分活跃的时代,因此,他关于正名的理论不仅着眼在伦理,还反映了对逻辑的关注。
关于名的由来和运用,《正名》篇里说:“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辩同异。”这是说,“名”的由来,一部分是伦理(社会)的需要,一部分是由于逻辑思辨的需要。
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在为万物命名时,何以这样命名,其实都是强加给它们的,称之为”狗“动物,本来也可以称为”猫“。但等到一个名字被大众所接受之后,这个”名“和这个”实“的关系便约定俗成了。
荀子还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新的君王和他的政府的职责,首先就是制订一套新的名字。借此推行他的意志,先为大众所知,然后领导大众达到统一。
论其他学派的谬误
荀子认为,名家和后期墨家的思辨大部分建立在逻辑诡辩上,因而是谬误的。他就运用逻辑上”名“与”实“的关系,把这些谬误分为三类。
第一类:”惑于用名以乱名“,这类谬误包括后期墨家说:”杀盗非杀人也。“荀子说,盗意味着他首先是人,”人“的概念,其外延大于”盗“的概念。
第二类:”惑于用实以乱名“ 这类谬误包括”山渊平“的论点,这是根据惠施所说”山与泽平“而来。荀子认为,现实是个别的具体化,名则是抽象的一般范畴。不能用个别去否定一般。如果一座高山上有湖泽,这湖泽实际可能和低地的山处于同一平面上。但不能以这个例外的个案推论,所有的高山和所有的湖泽都一般高。
第三类”惑于用名以乱实“ 公孙龙曾说”白马非马“,墨辨有”牛马非马“的论辩。如果考察牛马这个名,它确实不等于马。但如果实际考察被称为”牛马“的动物,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马。这就是荀子批评其所谓以名乱实。
荀子有两个著名门生:李斯和韩非子两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