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谈国外的事
新加坡青年:身为“中国人”,我并不为我的身份感到羞愧

新加坡青年:身为“中国人”,我并不为我的身份感到羞愧

作者: 悦闻闻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7:22 被阅读0次

“中国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世界上所有的华人,从种族上来说,都属于“中国人”的范畴。在华人中,像马来西亚华人、越南华人都非常认可自己是“中国人”,但是大部分新加坡华人却对“中国人”的身份感到羞愧。

说道具体羞愧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新加坡认为中国比较落后,中国人不文明。似乎与我们为伍,有失他们的面子和地位。然而,新加坡青年陈子豪却说,“身为‘中国人’,我并不为我的身份感到羞愧”。陈子豪毕业于新加坡管理学院,目前是一位金融投资人。

陈子豪说,我是新加坡人,也是“中国人”,我的祖先来自中国南方。就我个人而言,当我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时,并不觉得“羞愧“,事实上,当我到中国各个城市公务时,它是我的一大笔财富。

你在报纸、电视、互联网上看到的大多数“中国人“实际上是汉族人,当我们新加坡人出国访问时,人们更希望你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在欧洲的时候,有人直接用普通话向我询问怎么去中国。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在新加坡有“华语”和“英语”两种学校。中国学校的学生使用汉语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介,反之亦然。由于当时的统治者是中国人,“英语”受教育者自然在民政部门的职位方面享有优先权。而受过中国教育的人则从事相对较差的蓝领工作。

当英国人离开后,新加坡重获独立,领导者想把我们所在的小岛与世界相连,因此,通用的默认语言是英语。他们甚至关闭了东南亚最大的中国大学(南洋大学),以推进这一议程。

将“中国人”视为“二等”的殖民时代留下的后遗症,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父母辈的脑中,他们仍然影响着今天的年轻人。我有一个40多岁的朋友,他的普通话说得相当好,而他12岁的孩子却需要额外补习华语课。我问他:“你为什么不用普通话和他交谈?”,他说,真的不能这么做。

我来自传统的“中国”家庭,我的父母受过“中国”教育。我们在家讲普通话,讨论中国历史,看中国新闻。孩子们可以读英语小说、报纸、消费英语娱乐、听中国流行音乐、读日语漫画。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时代,两全其美是最佳的状态。同时掌握英语和普通话,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我能够很好地在英语、新加坡英语、普通话之间进行自由地转换,这是一个优势。

因此,身为“中国人”,我并不为我的身份感到羞愧,这是一笔财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加坡青年:身为“中国人”,我并不为我的身份感到羞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q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