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进撒哈拉,跟随三毛来一场印证之旅

走进撒哈拉,跟随三毛来一场印证之旅

作者: 青豆qingdou | 来源:发表于2023-12-06 22:01 被阅读0次

“前世的乡愁,铺展在眼前,啊……一匹黄沙万丈的布,当我被这天地玄黄牢牢捆住,漂流的心,在这里慢慢,慢慢一同落尘。呼啸长空的风,卷去了不回的路,大地就这么交出了它的秘密,那时,沙漠便不再只是沙漠,沙漠化为一口水井,井里面,一双水的眼睛,荡出一抹微笑。”

第一次听到三毛作词的《沙漠》,就被它那带着乡愁的悠长曲调所吸引,连绵不绝寂静荒芜的沙漠仿佛就在眼前,让人有种探寻的冲动。

法国社科院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博士蔡适任所著的《沙漠化为一口井》,用文字踏着三毛在撒哈拉的足迹,带着我们走进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开启一场沙漠旅行。

1、生命的源泉,人与动物共享

三毛曾居住的阿尤恩,意指“泉水”或“眼睛”,因丰沛的地下水脉而吸引西班牙殖民政府在此建城,那首《沙漠》的歌词或许正是由此而来。

对沙漠里的游牧民族来说,共享是悠远的传统。那里的每一口井无论由谁开凿,莫不归属于天地与所有人,从来没有独占的道理。

游牧民族在井边打水时,骆驼与野驴往往闻声而来,等着与人分享生命泉源。

作者与野驴唯一的连接,便是由井串起。

在大漠中,若偶遇在井边徘徊的野驴家族,丈夫贝桑总会停下车,将井里的水一桶桶拉上来,倒入井边水池,让野驴解渴。

有一回,他们远远望见一对野驴母子在金合欢树下歇息,幼驴一看到他们,不怕生地跑来,接着母驴也来了。贝桑说,他们之前曾在井边打水给母驴喝,或许母驴想来打个招呼。

看着躺在地上撒娇、露出肚子的幼驴,她竟想起三毛所说的,沙漠化作井,井里一双会微笑的水的眼睛。

除了野驴,骆驼可以说是沙漠的象征。

年长骆驼性格稳定服从,工作经验丰富,习惯与人一同工作,刚成年的会跟出来实习。只见年轻骆驼不时紧紧依偎在年长骆驼身边,沿途不断哼哼哼地鸣叫,似乎在抱怨自己得跟出来见习,还不时用头去磨蹭前面那头骆驼的臀部,撒娇似的,甚为有趣。

2、走着你走过的路,抚摸你见过的物品,我们在时光里交汇

除了沙漠中这些常见的动物,三毛笔下提到的许多物品,比如她在《白手成家》中提到的羊皮鼓,羊皮水袋,皮风箱,水烟壶,沙漠人手织的彩色大床罩,作者在当地都找到了相印证的实物。

还有她收藏的“奇形怪状的风沙聚合的石头,此地人叫它沙漠的玫瑰”。多存在于已蒸发干涸的沙漠盐湖或盐叁含有大量砂粒石膏或重晶石的共生结晶体,在风吹日晒等自然作用力中,生成了宛如玫瑰绽放般的一片片花瓣,因而得名。

这些物品,三毛在《永远的宝贝》里说, “每一个都拥有它自己的来历,故事的背后,当然是世界上最可贵的人”,人与故事,让这些物品成为她生命中的印记。

虽然三毛笔下的许多物品作者都在撒哈拉找到了出处,但三毛也有弄错的地方。

在《沙漠观浴记》中,三毛看见澡堂里每个女人洗澡“都用一片小石头沾着水,在刮自己身体,每刮一下,身上就出现一条黑黑的浆汁似的污垢,她们不用肥皂,也不太用水,要刮得全身的脏都松了,才用水冲”。

作者询问撒拉威耆老,他们都不曾听闻用小石头刮澡的习惯。三毛看到的应该是摩洛哥特殊的传统洁身产品,被称为土耳其浴三宝之一的“黑肥皂”。

这是一种纯天然植物性的软性皂,主要成分是橄榄油黑橄榄萃取物,外表为黏稠糊状物,不透明,颜色从棕色到褐黑色都有,有时偏绿。

由于黑肥皂几乎不起泡,让三毛误以为她们不用肥皂,也因为黑肥皂涂抹后需在身上停留几分钟,再用表面粗糙的物品刮除死皮与污垢,以至于三毛以为她们是用石头刮澡吧。

3、在这里,你的东西不一定是你的

看过三毛著作的,许多人对《芳邻》里那些借了不还、不问自取且什么都借的撒哈拉风俗印象深刻。

这些需索无度的习性,同样是作者在沙漠的生活日常。

沙漠女人和小孩一进房间,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直接开口要。如若拒绝,他们就开始装可怜地索讨,有些小孩甚至直接翻行李箱,熟练的姿态常让人误以为他是在百货公司周年庆的花车挑货!放在民宿冰箱的食物更是时常不翼而飞。

这种毫无边界感的背后,主要是沙漠传统里个人色彩较淡,较无私人领域与私人财产的观念,一切资源共享,水源、土地牧草,全是安拉赐予,而在移动迁徙的经济形态里,也只有共享,才能让整个家族,甚至整个部族都可以在艰困的生存条件中活下去。

游牧民族的脑袋与内心世界一如沙漠地貌,无边无际,且与天地融合,既无明确的你我,也不存在界线。哪儿有水草,就一块儿赶羊往那儿生活去。直到干旱结束了游牧时代,他们走入定居、农耕、商业贸易与观光业,“围墙”这东西,甚至是土地诉讼才慢慢出现的。

另一方面,这当然也是人的劣根性。外国人的生活再怎么简朴,在物资不丰的撒拉威人眼里都是富豪,对某些人来说,往往是能拿就拿,而且拿得心安理得。

写在最后:

三毛曾说沙漠是她“前世的乡愁”,但推促作者偶然走入这块荒漠的,是她自身的生命困顿,即便身边人群围绕,依然活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孤苦伶仃感里。

是广袤沙丘群的瑰丽,沉静,以无比的温柔宽厚,承接了她所有悲伤、无奈、苦涩与孤寂的泪。

寂静沉默中,满满不可说。

相关文章

  •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撒哈拉的故事》是讲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经历的一段艰苦而又浪漫的岁月。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的撒哈拉沙漠...

  •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读后感

    《撒哈拉的故事》是讲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经历的一段艰苦而又浪漫的岁月。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的撒哈拉沙漠,在...

  • 随写

    曾经看完三毛写的《撒哈拉的故事》, 很长时间无比羡慕三毛的洒脱与肆意。 一个人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而单调的撒哈拉沙漠...

  • 《撒哈拉的故事》:踏遍黄沙,走进三毛,走进撒哈拉

    生活还好还好,是周而复始的周,是循环往复的复。 这大概是很多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但生活本该如此吗?并不是。 那对肆...

  • 以三毛的名义,带你赴一场撒哈拉之旅

    多年以后当我开始启程撒哈拉之旅,准会想起那些躲在课桌下读三毛的下午。 整理出发去摩洛哥的行李,想必应该带上《撒哈拉...

  • 压抑时我想弃书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著)》感 吸引我来看此书的是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里的传奇之旅以及它亦幻亦真的...

  • 晚来天欲雪

    你说的未来,我等的明天。你知道我最爱的撒哈拉,你也懂我心里的三毛。陪我一场吧,一场摩洛哥的旅行,终点,撒哈拉

  • 小世界

    书是我的另一个世界,我爱三毛,从此走进了她的撒哈拉沙漠。

  • 人这一生,总要去一次沙漠

    “ 纪念腾格里之旅” 文章的开头我想说说三毛和她的《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台湾女作家,有一颗特立独行的心,爱自由...

  • 谈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带你走进撒哈拉

    这本书是我闺蜜给我介绍的,那时候,听她讲了个大概,我就对这本书特别的感兴趣。尤其是三毛。 我特别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撒哈拉,跟随三毛来一场印证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ts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