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唐诗宋词,经常会有这种感觉:“呀!此意象好像那个谁谁谁用过!”
张若虚的“海上生明月”多处被后世多人“借用”:
“海上明月共潮生” --- “海上生明月”(张九龄)
“滟滟随波千万里” --- “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江月年年只相似”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红楼梦》黛玉的“葬花吟”,竟然与刘希夷《代白头翁》是亲戚,且看: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一朝卧病无人识......宛转蛾眉能几时......”
“似曾相识”否?哈哈,好你个雪琴兄,给了租金吗?
妹妹,你那锦囊好像不是宝哥哥,而是刘哥哥赠的吧?王勃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自庾信“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which 化用自刘勰的“夫麟风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
曹操《短歌行》三十二句,六句是原模原样“引”自《诗经》。
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与翁宏《春残》中原句一模一样,却被赞为意境迥然、妙手天成。
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实则脱胎自江为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一“疏”一“暗”的朦胧虚化,被誉为画龙点睛,瞬间跌停板拉到了涨停板。
周美成的《西河·金陵怀古》,全词隐括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乐府诗《莫愁曲》三首作品,却浑然天成、苍凉悲壮、平易爽畅、笔力遒劲,是化用的巅峰之作。
据统计,仅唐宋留下来的诗词就有约55000首之多,陆游一人独占万首,杨万里更多。
几千年啊,题材有限,地球太小,月儿只有一个,古人已写尽几乎所有意象,后人写什么?要么无意撞车(不知者无罪,奈何!),要么故意卖弄见多识广,或翻版、引用、化用、用典(创新!),“似”而非“同”,有时成就甚至高过原句,有时被骂文贼,实在没退路了,“致敬”还不可以麽?(借典---“借点”)
2
含饴弄孙时,常有此类惊喜:孙女的某个神情、腔调、动作,好像她爸小时候!恍惚穿越回到从前,记起陈年旧事……。
唉,儿子,你常年在外打拼,活在另一个世界,不屑与我交流(就像我自己当年对我父,报应啊!——又一“似”),是“含蓄”文化使然,还是“子与母亲而与父隔”天然?可曾知道:为父老了、累了、退了,不时会想起你小时事,后悔忙事业,误了陪你一路的风景,想拼凑起全程却多处断片,只有靠偶尔的“似曾相识”闪回某个画面和视段?
3
据说“似曾相识”是人类一种神奇心理错觉认知。据美国一项研究,人群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有过这种感觉:看到一位很美的姑娘,总觉得好像在那里见过。宝玉初见林妹妹不就是这样吗?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是潜意识中对此类人心仪已久,灵魂深处早已经有了美的集合,一朝相遇具象化,电光石火,“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还是前生前世本是伉俪“冤家”?
亦或是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在太虚幻境情缘未了,在大观园这个平行世界里香遇,当然认识啰!
唉,这美丽的误会,是上帝对人的玩弄,还是因下手过重而赏给一颗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