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霸为何不成功?麻省理工女博士的自省

学霸为何不成功?麻省理工女博士的自省

作者: 心理咨询师_滑洋 | 来源:发表于2020-09-13 09:14 被阅读0次

    有机构调研,近30年间,中国高考状元最终无一人成为顶尖人才。

    由于工作原因,我的身边也充斥着超级大学霸。一个20年前在高考中名列前茅的女学霸曾告诉我,她恨那个所谓的知名高中。

    回想起那段时光,是无尽的刷题岁月。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拿分”的科目,放弃所有“无用”的科目。

    我们是培养出了能为社会贡献才干的学霸,还是扼杀了孩子终生学习的兴致与探索世界的好奇?

    曾经的辉煌:别人眼里的成功典范

    在做妈妈之前,贝拉是个循规蹈矩的留美博士。每天按部就班到实验室做科研,周末买菜,逛公园。

    偶尔找朋友到家里大吃一顿,秀秀厨艺,或者去听听讲座,沉浸在世界名校的优越感里,生活平静而美好。

    大宝的降生像投进湖面的一块石头,打破了生活原有的宁静。

    这个小软香很快便抛来一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 该怎样教育他?

    于是育儿书籍、教育理念、育儿论坛都赶快读起来。吃喝拉撒都有讲究,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贝拉自己学习的同时还要改造千里迢迢来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其中的争执与伤害不堪回首。

    回想起当时近乎强迫症的状态,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潜意识中对自己的不满。

    几乎在所有人的眼里,当时的贝拉都是教育成功的典范: 

    来自小城市,普通工薪阶层家庭;

    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年级第一,保送进重点高中,但依然参加了中考,轻松拿了状元;

    高考进北大,接着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读博士;

    跑得了运动会,拿得起画画笔,还掺和在各种学生会里。

    真可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天子骄子”走向“苟且众人”

    在这个近乎完美的学霸故事里,只有贝拉自己知道哪里不对。

    随着学识的增加,她的学习兴趣与效率都在急剧消减。她频繁地做着重回高考考场却什么题也不会做的噩梦。

    看看周围的同学,总觉得自己是最差的那个。每天起床去实验室都极不情愿,甚至产生过许多次不想再读下去的念头。

    小朋友们喊着的当科学家的梦想近在咫尺,但她此时一点兴趣也没有,只想着能找到个工作糊口就可以了。

    大宝降生后,她急于教育孩子的偏执状态,突然让她意识到:

    自己对这样的人生,不甘心。

    曾经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为何变成了只在乎眼前苟且的泯泯众人。

    回想起来,从进入大学开始,贝拉的斗志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在此之前,人生目标简单而清晰:考上名牌大学。

    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家长和孩子认为,只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可以live happily ever after。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也非常明确,考高分!

    她不用思考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也从未曾思考过自己喜欢什么,只要打磨好自己的考试技能就好,其他活动都是浪费时间。

    偏偏她又在考试这件事情上有些天赋,一路走来,成就感爆棚,这又激励她继续埋头苦练,终于拿到了亮闪闪的北大通关证书。

    但通关之后,就没人告诉她该干什么了。

    从来未曾独立思考过的贝拉一下子迷茫起来。提到大学选专业,她更是一头雾水,除了涉及考试的科目,其他的可以说完全没有概念,最后就选了一个容易出国的专业。

    缺少努力的方向,又缺乏对专业的兴趣,贝拉和周围很多同学一样,大量的时间都在打游戏、看电影。

    大学生涯只赐予了她拖延症和挫败感。

    拖延症源于学习动力不足,挫败感来自除了考试成绩之外的评价体系的出现,比如科研成果。

    毕业季的随波逐流

    毕业时节,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的贝拉便随大流来到了美国读博。

    当时的贝拉对读博就意味着选择科研道路,完全不知情。在读博后才发现,考试成绩对现阶段的她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投身科研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贝拉几乎没有训练过,而在麻省理工这样的顶尖学校,周围的同学全是精英,这使得贝拉的信心遭受到更大的打击。

    枯燥的科研工作,加上校外相对安逸的生活条件,终于让她忘记了曾经的踌躇满志,觉得能熬到毕业,找个体面的工作,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也就很好了吧。

    这样的心路历程,并不是个例。

    我的很多大学同学和从国内名校来美读博,和贝拉状态几乎一样。当然,能够在美国工作、定居,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奋斗成功了。

    只是这样的未来,是否对得起当年埋头苦读12年,为拼那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的机会而付出的努力?

    梁启超在《学问之趣味》中写道:

    “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

    而贝拉最痛苦的时刻,她告诉爸妈:“我不喜欢我的专业,我读不下去了!”

    爸妈反问:“那你喜欢什么?”

    她竟然什么也答不出来,那种茫然令人近乎绝望。

    年过三十,仍然不知道喜欢做什么的她,离成功也实在太远。

    母亲的反思:不让孩子做学霸

    养育孩子,一方面能帮我们重温记忆模糊的童年,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一个机会来修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错误。

    我的孩子绝不要再以考高分、当学霸为目标,这不应成为教育的目的。

    在生活被互联网颠覆的时代,原来需要考高分才能获得的优质教育资源,现在很多都可以从网络上轻松得到,孩子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才更为重要。

    我不会逼着孩子上五花八门的补习班,也不会追问他们拿到了什么名次,不会跟孩子说,别的什么都不要想,好好学习就行。

    相反,我要努力让孩子成为一直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靠别人设置好的目标才能前进。

    我要让孩子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在过剩信息的迷雾里看清这个世界,而不是人云亦云,被大众的观点裹挟。

    我最终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找到他们所喜爱和擅长的事业,为之倾尽热情和汗水,享受过程中的磨难和收获。

    不管世界怎么改变,这都将成为能陪伴他们一生的幸福之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霸为何不成功?麻省理工女博士的自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vx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