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过重阳节,我们能联想到的,大都是秋游、登高、赏菊、敬老等习俗,觉得这是一个很欢乐的日子。但是,读一读古人的重阳诗词,你就会发现,有不少诗词是带着伤感的思亲怀友情绪而作。
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一句诗里用了两个“异”字:
“异乡”的“异”说明诗人远离故土,是空间之异;“异客”的“异”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落落寡合,是精神之异。
这两个“异”字道出了漂泊之人共同的艰辛: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要努力适应陌生的环境,遭遇的冷落挫折无人分担,偶有的欢欣喜悦也无人分享。
“异乡”“异客”的孤独感在重阳这样的佳节里格外强烈。
唐朝诗人朱庆馀,是在旅途中度过重阳节的: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回想过去的重阳节,和朋友们一同登高饮宴,何等欢乐惬意,如今孑然一身,登高远眺,满目穷荒,他不禁暗暗追问:“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这两句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些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站在异乡的土地上幻想故乡的情景:那里的菊花依旧灿烂,亲爱的友朋仍会携手登高,这样的良辰美景却独独撇下我一人。
菊花当然不会在意自己为谁绽放,友朋们也未必会意识到某个人的缺席,而独处异乡之人却对此格外敏感,无论是“为谁”的追问,还是“遥知”的笃定,透露出的都是诗人的一片痴情。
在重阳怀念亲友的诗词中,我特别喜欢唐人韦应物《故人重九日求橘书中戏赠》: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诗人与好友分隔两地,在重阳节那天收到友人的一封信,说自己病了想吃橘子,当时橘子还没成熟,但为了满足朋友的要求,诗人还是去摘了橘子。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他将橘子寄给友人,并附了一封信,信里提到东晋王羲之曾给朋友送橘子并写了封短信:“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诗人说他想和王羲之一样给友人送去三百颗橘子,可惜现在还办不到,等霜降后再努力吧。诗虽小,却别致委婉地流露出友情之贴心。
你看,这些有情有义有温度的诗,是不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从来不会停留在表面的浮华热闹,其中总包含着人情的温暖与厚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