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一部电影,《大空头》。这部电影最近获得了88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电影讲述了在次贷危机来临时,一批局外人和怪人如何在众人皆醉的华尔街保持清醒,最终通过做空(short)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获得巨额回报的故事。这也是电影名<The big short>的由来。强烈推荐看一下,电影中对次贷危机来龙去脉用一种很清晰易懂的方式讲述了出来,是理解金融的好电影。
我想探讨一下为什么是他们,这些怪咖们提前发现了次贷危机的蛛丝马迹,并做空来大赚一笔。
第一个是贝尔饰演的迈克尔。总结了几点。
1。从小养成的独处习惯。迈克尔因为小时眼睛患病,左眼装上了玻璃眼球。这可能导致他有些自卑,很少与他人交流。独处时一个人才能更好的思考,电影中他经常独处7,8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来研究数据。最终,也是他最先通过贷款数据发现了次贷证券中的风险。
2。不迷信权威。当迈克尔第一次告诉他的老板劳伦斯房贷市场的风险时,劳伦斯说格林斯潘确信房贷市场很稳健。但迈克尔只是说自己是正确的,并不因美联储主席的话而动摇。
3。不盲从。当迈克尔第一次提出房贷证券的风险时,没有一个人相信他,每个人都在嘲笑他。大众的普遍思维是,房贷是风险最低的贷款,只有疯子才会去做空。这真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4。诚实。我觉得这可能是迈克尔的力量之源。影片中提到,他年轻时在婚恋网站上将自己的情况如实公开:左眼是假眼,有很多助学贷款没还。但是反而因此找到了欣赏他诚实的后来的妻子。当世界似乎都与你相左时,只有真正诚实的人才会从内心找到力量。
5。事实型人格。人们总是根据自己已经相信的来挑选自己所赞成的,而不是根据事实来做出判断。迈克尔能根据事实和逻辑推理来做出判断,难能可贵。
两个年轻人能做出做空的判断也是有原因的:
1.远离华尔街。这是个不小的原因,他们自己在家乡做交易,反而距离浮躁的华尔街更远,更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2.他们之前的投资策略。他们在从11万刀到3000万的交易策略就是抓住了人们往往低估未发生过的事件的风险。这个策略根治于人性,所以在看到迈克尔对房贷债券的调查报告后他们不太费力的就接受了这个惊世的结论。
还有马克和他所带领的团队。
1.马克的思维是典型的一元思维,他会直言不讳的指出别人的错误。他对金融系统有天生的怀疑。所以他会探究下去。
2.事实型人格。马克在听到房贷债券的问题后没有着急下结论,而是和他的团队实地考察了大量的购房者,房产经纪,最终得出结论。
最终他们都做空获利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真的变快乐了。迈克关掉了基金,马克离开了华尔街。金融的泡沫破裂,最终千万人的生活受到冲击。但是,这些的根源难道不是人类自身的贪婪,无知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