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总觉得胸口像堵着什么,身上被压上了很多东西,有时候还有沉沉的无力感,虽然身体感觉很累,但是只想刷剧休息,也有想过去运动一小会放松调节一下,可是心像被粘住了,只想跟着惯性,打开视频刷剧,看的时候,我只需跟随编剧,完全不用再想其他的东西了。
到了要上传日更的时候,当我打开电脑,坐在桌前,想想要写什么的时候,有种强烈的欲望催促着我拿起笔书写日记,打开本子,又觉得脑子满了要炸了一样。昨天的日记中,我记录了好几句跳跃性的内容,把那些杂七杂八的、不分顺序好坏的写于纸上,写一半,便会发现会比写之前,心里要松快些。今儿也一样,我边吐槽、边记录那些心底的感受,渐渐的也会平静一些。甚好。
这两日,事与事的间歇、骑车在路上或是散步等等的时候,总有一个我会冷不丁儿冒出来在跟自己说:“这是别人的声音,还是你自己的?这是你的需要还是他人的期望?”这个念头每次都是短促间冒出来,当时我没有精力细细思量,但今天在自由书写的时候,我又注意到了它,也让我想到“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区别内在自我和外在他人的重要基础,很大程度上是会受环境、人际、养育方式、成长经历、认知等各方面综合影响而发展,对于一岁半左右的婴儿,在经历人生第一个叛逆期时,更顺利的度过的话,在自我和独立性思维这方面会比未较好适应的,要强好多。我的内在的自我力量非常的微小和脆弱,我常会寄希望一直能够在一个人身后去做事,有对方为我在前淌路,这样就不必自己面对未知的恐惧、危险等等,也可以被关照、躲个懒,这样也不必自己去承担责任。但是,我也会对于自己有很多以前未在“该经历的时候经历”一些事情,思维或处事像个小孩子而感到自卑、羞耻、退缩,也希望能够发展出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我又联想到了关于独立和依赖的矛盾,它在我这里一直都存在着,而且总是依赖的那部分更强大。今天写出的想要分辨到底是谁的声音这个部分,会让我意识到,我也许在最近又在尝试发展自我力量。花花世界,五彩缤纷,我像是那天边的一抹云,可是一会儿变成雾、一会有幻化成雪,一会又随风起舞、彼此相融,久而久之自己也快不知道自己的样子了。很希望能够多一些勇气和力量,能够敢于跨越害怕,在体验中看见更真实、有力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