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经历过牙痛的人都对那种滋味刻骨铭心,饭不敢吃,有时候甚至连觉都不敢睡。但问题是,我每天都刷牙啊,怎么牙还是坏了呢?
今天就从一名临床牙医的角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因为你牙齿的条件不好,刷牙时有些地方刷不干净。
说到牙齿保健措施,大家能想到什么?最常用的就是每天刷牙,甚至经过医生的科普,一些普通人也能把BASS刷牙法倒背如流。其他措施还有饭后漱口,再专业一点的会使用牙线,然后还有高科技产品—冲牙器。但是做到这些是不是就万事大吉、永远不会有坏牙了?恐怕不是吧。
身为临床医生在工作中无数次碰到有人问这种问题:大夫、我每天都刷牙,牙怎么还是坏了?这个问题我在前几个月去做流行病学调查时被问到无数次,每次都被问得哑口无言。后来我逐渐想明白了,这个问题背后或许存在一个思维方式的误区。
其实这类问题不光在刷牙上,在其他方面也经常遇到。比如家长会问我家孩子每天都有认真学习,怎么考试时总得不了高分?曾经知乎上有个问题,让死刑犯去踢足球的方案可行吗?或者我在这问这么个问题,我每天都练习投篮,看见过每天早上四点钟的太阳,为什么还是打不过姚明啊?刚才这最后一个问题一问出来大家都笑了,答案太明显了是不是,我想投篮得个分,姚明不用跳起来都能把我盖帽了。
这类问题都进入了一个很经典的误区,叫做“认为主观能动性大于一切”,就是我只要想干,一直努力就能做到最好。怎么说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现实无数次告诉我们,任何忽略客观条件的主观能动性都是瞎功夫。事倍功半!
先天条件对比以刷牙为例,当我们说刷牙能预防龋齿的时候已经默认了一个客观条件或者说前提条件,就是你的牙齿排列整齐、形态正常,通过简单刷牙就能够保持牙齿清洁。像上图左边这样,就算刷牙刷的马虎一点,依靠本身的自洁作用就能很大程度上预防龋齿了。听到这很多人不禁要问了,啥?还有刷牙刷不干净的牙?当然有了,如果你的牙长成右边这样了,想仅仅通过刷牙来预防龋齿,我可以告诉你,基本不可能。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刷牙并不是万能的,它能达到的预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牙齿本身的客观条件。
那么影响刷牙效果的客观条件有哪些呢?篇幅所限,这里只说最常见的三种情况:牙列不齐、牙齿形态异常、塞牙
1.牙齿排列不整齐
图片来自网络先看第一种,牙列不齐。刚才已经看过了一张排列不整齐的牙,歪七扭八的,总有一些死角刷不到,慢慢就会发展成龋齿。再看上面这张图,这一边的牙排列很整齐,OK,完全没问题。而另一边呢,三颗牙呈环抱形分布,三足鼎立,像一个口袋一样把食物残渣、细菌都包在里面。别说刷牙了,就算把牙线、冲牙器等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也很难保持里面的清洁,最终结果也看到了,三颗牙都坏了。像这种情况,如果能提前去医院做正畸治疗,把牙排齐,就能避免这种悲剧发生。
2.牙齿形态异常
目前政府在推动的窝沟封闭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牙齿表面很多深沟,容易积存细菌,你要说刷牙能起到清洁作用吗,也能,但是很费劲。做了窝沟封闭后把这些深窝沟填上,刷牙就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还有另一个例子,牙齿在发育时是有几个发育中心的,各自发育,最后在中间融合。正常情况下,互相之间会融合的很好,融合处有一个浅沟,刷牙很容易刷干净。但一旦融合不好,这个沟会很深,甚至形成一个小洞,比如图中这样,测一下深度的话这个洞有2mm深,相当于给细菌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洞穴。我们的祖先有一类叫做山顶洞人,住在山洞里,为什么?安全呗。这个道理,细菌也懂。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万不要小看这种龋坏,里面坏的程度可能超乎想象。有个成语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不是跟这很像,细菌就从这里生根发芽,最终破坏掉整个牙齿。这种情况非常适合提前充填补牙,把这个小洞补上,防患于未然,防止继续发展。
3.食物嵌塞(塞牙)
食物嵌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塞牙,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塞牙是导致成年人牙齿蝺坏的最大原因,长期的食物嵌塞滞留给细菌提供了大量的养料,成为细菌安家落户的肥沃土壤,细菌会在此成长、繁殖,最后破坏牙齿。如果每一次吃饭都塞牙就得小心了。看上图这个,长期塞牙,最终结果是两颗牙都坏了。
4.总结
防患于未然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刷牙等预防措施并不是万能的,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牙齿本身的条件。正如人有高矮胖瘦,牙齿条件也千差万别,当牙齿先天条件不好时,刷牙等措施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这时候能在医生的帮助下提前解决这些问题,防患于未然,会让你的刷牙更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