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专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专题

作者: 乔巧一汀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20:33 被阅读36次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习总书记的讲话对新形势下外事工作进行统筹布局和全面部署,是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谱写新时代新篇章的重要指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一系列主场外交让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走向现实,“中国方案”转化为世界行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新布局,成功驾驭和形成了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国际环境,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作出了中国贡献。

关键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时代、“一带一路”

一、 新时代中国外交面临的国际形式

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改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疾病、气候变化等。

(一)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努力奋斗的共同目标,这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可能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外部条件。习总书记强调,要认清世界大势和格局,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认清长远趋势;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世界经理调整的曲折性、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以及我国周边环境的不稳定性。

(二)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如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等。这些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提调整,需要我们采取正确合适的方针策略以适应变革,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

(三)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世界经济一直表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但逆全球化的现象仍有发生,这样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我国对世界经济趋势的把握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世界主要国家社会呈现碎片化的现象,国际政治中极端势力呈现上升趋势等,都是我们在新时代中国外交中需要准确把握的国际形势。

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集中阐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中国外交理念、政策的相关表述和中国开展的重大外交实践情况,可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科学内涵凝练概括如下: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塑造良好外部环境,历史任务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要求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基本出发点是发挥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优势,科学方法是统筹辩证、分类施策,价值取向是正确义利观,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合作共赢。

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部署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外交不仅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也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发展更大担当。

(一)着力塑造新型大国关系新框架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走不走得通、走不走得顺,关键取决于大国关系的基本稳定。中国明确提出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其目的并非像一些人所解读的那样,即旨在和平地实现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世界权力转移,而主要在于化解中、美双方可能发生的冲突,探寻一种和平、合作与共赢之道。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成功举行了“庄园会晤”、“瀛台夜话”、“白宫秋叙”以及“西湖长谈”,引领中、美两国增进互信、深化合作、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跨越太平洋”的合作迈向新台阶。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11月9日电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时,重申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希望双方能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离不开中-美-俄“大三边”关系的大体平衡。习近平同志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便选择了俄罗斯,以及近年来中、俄高层互信的不断增进,表明中国已经从全球地缘战略格局的大视野来发展中、俄战略合作。中国秉持“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以及“不选边站队”的姿态,不仅深化了与俄方在能源、高铁、航天航空等大项目合作中的互利合作,还通过不断深化的战略互信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战略平衡及大国关系的基本稳定。此外,中欧关系继续平稳发展,中国同金砖国家的伙伴关系在继续深化,中国同各大国关系得到更为均衡的发展。

(二)坚持不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内涵。“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是和平之路;“一带一路”要加强互联互通合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政策规则标准“软联通”,是繁荣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一带一路”是开放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是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敬,相互信息,是文明之路。

概言之,“一带一路”建设是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拓展中国战略影响空间,促进沿线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

(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不仅是中国负责和大国地位的体现,同时,也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自信心、影响力和话语权在不断提升。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四、 总结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思考并洞察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外交领域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踏上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深化外交布局,落实重大外交活动规划。今日的世界,我们既面对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势,也遭遇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不利条件。面对这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清醒有作为,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变化的规律,既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又看到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挑战。未雨绸缪、妥善应对,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学习出版社.2018.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3]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kr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