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逻辑
-
作者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将我的读者称作“粉丝”的。尽管也会称自己是别人的粉丝”
-
“互联网让我摆脱了孤独感。”
对于孤独的恐惧,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指在互联网之前吧)
(这个地方为什么说互联网之前出版社“不敢”出时间不可管理之类的书呢?因为不容易找到认同的人,不容易传播) -
描述自己的孤独感,(孤独感衬托了认同感的重要性)
作者总有一些“格格不入”的结论:
(1)管理时间的书籍都是垃圾,什么番茄工作法弱爆了;
(2)市面上所有的销售技巧书籍,不仅都是骗人的,而且是极其可笑可笑的;
这种孤独的体验,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3)老师“你这孩子!怎么就你一个人这样呢!”;
(4)同学“这傻屄,还真以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呢!”;
(5)被各种言语的暴力、社交的暴力所折磨;
-
而互联网给作者带来了认同感,《把时间当作朋友》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同(在网上有免费的情况下还“长销”);
-
小结一下,作者自己写的是讲道理的文章,不同于明星,不同于小说家,
相比“粉丝”,“身边虽然没有、但这世界里肯定有认同者”才是更宝贵的。 -
最后,作者认为自己没理由也没必要高高在上,否则自己的大脑会变形。
二、特别吸引我的句子
-
有些人,比如我,其实是不害怕寂寞的,甚至常常是享受寂寞的;但享受寂寞不等于不害怕孤独 —— 而对于孤独的恐惧,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什么有效的方法去真正克服。
-
市面上所有的销售技巧书籍,不仅都是骗人的,而且是极其可笑可笑的:它们说来说去只不过是在小心翼翼地教你如何成为一个骗子。
三、个人思考(不局限于文章内容)
几经尝试之后,还是想明白了一个事儿
成长这事儿,几乎从起步的时候就注定只能是独自一人。
互联网知识繁荣的今天,看似拉近了人的距离。不可否认,找到价值观趋同的人更容易了,但是我总觉得在解决我自己的孤独感上,效果还是相当有限。
可能是人习性如此的,似乎也部分受知识爆炸影响的,没有多少人会花时间深入去研究别人的思考。
于是,谈何认同呢?在走到一定地步之前,更多的只是“赞美”、“附和”;
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交际的方式,可“在自己真正有本事之前不会有什么有效社交”
于是,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大”
相比“说该说的话”
更重要的是“成长到能说那话的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