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或许真的有些人是属于“曲高和寡”,所以他们没有进入婚姻吧。照我以前的理解,我会觉得没有进入婚姻可能是我自己没有预备好,没有办法承受婚姻的祝福。如今看起来那只是一部分人,有一些人可能就是太圣洁了,所以不需要进入婚姻——你看,我可能有着强烈的自卑,或者对他人格外的高估,所带来的思维模式。
我知道身边的三个弟兄,第一位长我几岁,一直单身,生命状态很好,看问题通透,说话也很幽默,我爱人非常敬重他,后来,有几个月没有联系,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离世了。我在想,圣书当中的以诺,也是因为太爱上主了,每天都要与祂同行,最后就被提走了。死亡,在我们这里,从来都是一件美事,和祂在一起。那位弟兄没有家庭儿女的牵绊,直接回到祂那里,其实也挺好的,只是我们少了一位朋友,有太多的遗憾吧。
第二位弟兄,前两天又大寿了,算算今年也四十多了,一直没有谈对象,早些年其实也热心组织单身活动,可见并不是对找对象没有兴趣的人。他算是博学多才,知道一些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这都是我承认的优点,但同时,我看到的缺点就是有些固执,能抬杠,而且巧舌如簧。之前看他老人家,就是在群里和很多人辩论一些东西,思辨能力确实佩服,但很多事情的背后,还是自己有这个“争斗”的欲望。后来他辗转去了南方,身体又经历了一些小的坎坷,我在想,他可能属于保罗的性格特质,坚持的做一些自认为很正确的事,并且很有理,保罗的据理力争背后其实也有深深的对弟兄姐妹的爱,这位仁兄在与很多他认为错谬的人争辩的背后,应该也带着爱心的吧?
第三位弟兄也很有意义,先我之先结了婚,头两天告诉我,他又离了婚。从我的角度,进入婚姻多么不容易,好好珍惜走到底吧,况且我们这身份JD徒,怎么能离婚呢?他每次遇到我评价一下他的行为,他就会用一句“未经他人苦,默劝他人善”来解释他的选择和我的劝勉,他说,他没我幸运,我完全接受,毕竟他确实不容易,经他描述他前妻的行为,的确不适合一起生活,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相处,甚至是有点可怕。他比第二位弟兄温和,而且沟通起来舒服,所以我对他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同情。
进入婚姻,和其他单身弟兄尽量减少沟通,这是我明白的,只是作为朋友,对他人些许的关怀温存,毕竟这是人性的善的一点流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