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房对联闲话:清诗独吟还自和,外慕渐少由中充

书房对联闲话:清诗独吟还自和,外慕渐少由中充

作者: 流水春风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5:50 被阅读0次

    我们继续说东坡诗句集联,今天看清代文人吴熙载(1799-1870)先生一副:

    清诗独吟还自和,外慕渐少由中充。

        这一副“清诗独吟还自和,外慕渐少由中充”,大意是:

        孤身一身,无以为乐,那我就自唱自和,自娱自乐吧。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自有一股浩然之气充塞在胸。所谓金钱名利、地位光环,此等身外之物,其能何有于我哉?

        这个浩然之气,东坡先生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发挥得更为过瘾: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接下来,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两句的出处。

        先看下联“外慕渐少由中充”。这一句出自先生的七言古诗《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原诗如下: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尊酒同。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嗟余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

    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

    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

    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

    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匆匆。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先生时年34岁,在京城史馆中作研究员。

        下面详细看内容: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大意是:

        想当初咱俩在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相遇,一见如故。寒夜漫漫,把酒畅谈,别提有多痛快了。你还记得吗?那天晚上,直到蜡烛燃尽,残酒喝光,咱俩实在困得不行了,脑袋往屏风上胡乱一靠、就啥也不知道了。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嗟余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大意是:

        你当时反复劝我学一学长生不老之术,并告我你是得了一位方瞳老者的亲传。可惜我呀,听了总是不相信,依然和尘世间的瞎子聋子一道、继续随波逐流。

        这里的“方瞳翁”,指的是传说中像彭祖那样高寿的人。中国古书中曾有这样的说法:“八百岁人,瞳子方也。”意思是:活到八百岁的人,眼睛的瞳孔往往会变成方形的。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大意是:

        近年我的父母相继离世,我在老家和京城间来回奔波,渐渐体会到了人生的悲苦无常。我感觉这个人生呀,真好像地里的野蒿,春生夏长虽也生机勃勃,但每到秋来霜起,即枯萎成一堆乱糟糟的干草。

        我真羡慕你呀,越活越年轻。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人世间的得失荣辱,好像一点都奈何不了你。你就凭着自己强大的内心,浩然的正气,过得安然而快乐。

        我看你的头发黑黝黝的,你说你是借“倒流搬运”的法术,逆转了衰老;又见你的脸颊红扑扑的,你说你是用伏火精炼的丹砂,留驻了容颜。

        这里的“河车挽水”、“丹砂伏火”,都是道家修炼长生的法宝,可以延缓、抑制甚至逆转人的衰老进程。具体是些什么,笔者也不知究竟。读者中如有高人,还望不吝赐教。

        大家再仔细看“意思萧索如霜蓬”,这里的“霜蓬”,在其他诗文中常指花白蓬乱的头发,寓意憔悴衰老,同时也含有意志消沉、无心梳理,或者颠沛流离、无暇梳理等意思。要这样理解的话,也和下文的“灌脑黑”、“入颊红”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先生果真是这个意思,那写成“霜蓬”就有点欠妥了。因此,考虑将这一句改成“意思萧索霜蓬”。

        如此一来,“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渐霜蓬”就成这个意思了:

        近年我的父母相继离世,我在老家和京城间来回奔波,渐渐体会到了人生的悲苦无常。哎~,你看我这日子过得,我今年才34岁呀,头发就花白蓬乱成这样子了。哪像老朋友你呀,浓黑的头发,红亮的脸颊,多让人羡慕呀。

       “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匆匆。”大意是:

        今天我俩在首都汴梁匆匆一见,你又要到东南的建州(今福建南平市)去赴任了。你也不住地在感叹:什么时候才能逃出这尘世的牢笼呢?东晋的葛洪曾请求皇帝让他做勾漏县(今越南河内西)的县令,因为那里盛产炼丹的丹砂。看来你老兄没这样的好运啦,这次去建州作造币厂的厂长,只好每天跟锡和铜打交道了。

        眼下你说你着急得要走,我也没法再挽留。你想要我一首诗,我这已经写好了;但你要的草书,我实在没时间写了,还望老伙计多多海涵呀。

        刚才我们说到的葛洪(284-364),朝廷后来还真批准了、让他去做勾漏县令。可当他途经广州时,广州刺史邓岳又邀请他去当地的罗浮山(今广东省博罗县)炼丹。葛先生于是上奏朝廷,改道去了罗浮山。在那里修行炼丹、著书讲学,前后长达30余年,直至81岁终老。

        这一句“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写得有点太逗人了,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你说你这个人呀,不仅丹砂的事没弄成,还惹了一身铜臭。说成“似是锡与铜”更见诙谐幽默,好像在奚落别人的遭遇:我听说好像有这么回事,我想问问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呀?

        不过,东坡先生能这样开玩笑,也说明两人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总体看这一首诗,一气读来,真好像山中的溪涧一般,时而急流直下、清浪若奔,时而随山转环、折冲激荡。真应了东坡先生自己所讲的“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这个“初无定质”用得很妙,意思是“我只是兴之所至、信笔写去,我也不清楚最终会写成什么样子。”

        就笔者所见,东坡先生像这样的赠答长诗,大部分都没有很明确的主题。就好像两个老朋友漫无目的地聊天,坐卧不拘,话题不限,眉飞色舞,妙语联翩,时而互相踩踏、一路深扒,时而此路不通、另辟蹊径,真好似蛙鸣猿啼一般,舒服了、痛快了,叫完了也就完了。至于刚才叫的有没有什么深意,对不起,我也没多想,你们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吧。

        好了,下联这首诗就说到这里。接着看上联“清诗独吟还自和”。这一句出自先生的七言古诗《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原诗如下: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

    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

    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

    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

    不辞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

    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

    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

    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2月,先生时年45岁,刚刚到达谪居之地黄州(今湖北黄冈)。此后的4年零2个月里,先生就一直呆在这里。其间1081年,先生经朋友帮忙,在黄州城东整了一块土地,自耕以养。“东坡”之号,即诞生于此。

        古人云:官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更工。剥落掉一身锦绣的苏东坡,在这个长江边上的落魄之地,发出了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下面我们详细看内容: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大意是:

        我这个发配谪居的闲人呀,整天也没心思出门。不知不觉间,东风已起,春天已来,看今夜的月色真是不错,我也出来转转、散散心吧。

       “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大意是:

        驻足而望,但见远处树影参差,隐约勾勒出天际的轮廓;半轮明月徐徐而行,在缥缈的轻烟中时隐时现。开阔的大江上空,朵朵清云千姿百媚;幽密的竹丛之间,滴滴清露不时泻落。那柔柔下垂的万千柳丝呀,定已缀满了鹅黄的嫩芽;眼前突然冒出的一株腊梅,残花仍浮动着缕缕暗香。

        大家看,这就是刚在谪居之地稍稍安顿下来的苏东坡。千幸万幸,朝廷没要我的命。现在我一身悠悠,漫步于春江花月之夜,江云多媚,竹露暗滴,弱柳初黄,腊梅幽香,这大自然的一切一切,是如此的和谐静美,我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不辞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大意是:

        吟罢一诗后,逡巡良久,才醒悟过来不会有朋友与自己一唱一和了。既然如此,那就自己再和自己一首吧。哎~,怎么几天来,一杯一杯复一杯,把酒也喝得光光的了。这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该到哪里去借呀。

        如今我挂着个“黄州团练副使”的头衔,但朝廷是彻底不让我做事了。今朝花开,明日花谢,这大好的青春时光呀,就让我悄无声息地消磨着、浪费着。

       “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浮浮大甑zèng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大意是:

        我这一双耳朵呀,最喜欢流连陶醉于阵阵松风。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有朝一日,能择一处松林、结庐而居。想象到那时,我住在简单干净的茅舍里,粗大的陶甑内蒸煮着玉珠一般的大米,满屋弥漫着米饭的香气;纤细的竹槽中里流沥出琼浆一般的酒液,就像甘蔗的汁水一样清甜可口。

        大家看,这两句“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写得太美了——一锅普通的米饭、一槽寻常的酒汁,如此简单朴素的日子,竟让东坡先生说得像神仙一般。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大意是:

        俗话说:少不更事爱酒烈,阅尽沧桑知酒香。现在我年龄越大呀,才越会品出这美酒的醇香。可就是有一点,我喝高了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这个常常想起来就后怕。这次“乌台诗案”,不就是因为酒后口无遮拦整的那些诗、被人揪住辫子,小命都差点不保吗?

        以后呀,我再也不和人一块喝酒了。要喝、我就自个儿在家喝。即使每天喝得东倒西歪、胡说八道,也最多是让老婆讥讽大骂一顿罢了。

        大家看,这,就是天真烂漫的苏东坡。生命不息,快乐不止。只要还没死,就要找乐子。这一点呀,我们都该好好学。

    参考书目:《苏轼诗集合注(冯应榴)》《苏东坡传(林语堂)》《苏轼年谱(孔凡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房对联闲话:清诗独吟还自和,外慕渐少由中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sv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