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其食鱼
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
必齐之姜
上篇写完之后,我还是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挣扎了半天,我知道自己大约又要失眠了。
失眠是我的一个比较头痛的毛病,身体明明在抗议,但是神智却特别的清醒。我饱受这样的折磨久了,也就坦然处之了。
爱情的长久缺失也同样会带来这种坦然处之的心态。这种坦然并非是真的看开想透了,而是绝望后的无可奈何。就像你一直买彩票,却一直中不了奖,你真的对中头奖放弃了吗,并没有,你只是不得不去面对这样的现实,偶然间有机会,你还会受忍不住痒去买两注看看。人类向来不缺乏赌徒心态。
因为上篇文字里,将爱这个词摆的太高,让我觉得有点偏题,所以本篇我想从狭隘的角度去再度探讨一下情感问题。
1
人分两面,我大约是精分非常严重的那种人。
我想起了我们学校里的一个小朋友,从我一直接触的情况来看,他绝对是一个好孩子,待人礼貌,温文尔雅,每次进教室,都会和老师亲切的到招呼:**老师好。这样的教养,在其他小朋友身上极难发现。不是说其他小朋友不会这样做,而是很少有小朋友会坚持这样做下去。这种坚持里面,包含着的一定是家庭里的严苛的规矩,让他将礼貌变成了一种习惯。这样的小朋友大概不会有什么人格上的缺陷吧,但是关于他,我却意外的了解到一个有趣的事情。他是我们另外一名学员的妈妈介绍过来的,他和这位学员的妈妈说起我们这里的时候,是一种非常喜欢非常认可的态度,他说他非常喜欢到这里来学习。而他爷爷却告诉我们,当他要带孙子过来上课的时候,他却一副不耐烦的表情,说又要去上课,好烦,此刻的他只想在家里看电视。
这种两面派的行为,在我这里大约是猜想不到的,我总觉得这样的孩子应该是言行特别一致。当然,我不能仅仅从两个成年人的各自叙述中去揣度一位十岁不到的小朋友的人格问题,这显然不够严谨。但是我不无理由去思考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全身心处在一种弹簧无限压缩的情境下的时候,他是否会有高度反弹的需要。一个成年人要保持高度克制,与自己的欲望作斗争的时候尚且费劲,何况一个心智上不说成熟的幼儿,他能够保证那么礼貌的行为背后,是不是也有着高度克制下的强烈反弹的意愿?
我大约也是一个对道德操守有着要求的人,对于爱情我向来严格要求着自己的坚贞和忠诚。这个纯粹是在道德上的压力,并非生物本能的选择。所以在某一方面来说,我又对着猎艳有着特别好奇的态度,是一种隔靴挠痒的感觉。所以在某些人眼里,我是非常正直正经的,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我又是特别浮躁花心的,这种极为分裂的人格,我自然是无数次反思,但又无数次难以克制。
但是我究竟对待爱情是怎么样的?我和别人描述的时候都是:极易陷入,飞蛾扑火。
2
这是伪命题吗?不是。这是真命题吗?也不是。
所以这里又涉及到了爱与不爱的问题。真正让自己极易陷入飞蛾扑火的,则是灵与肉都强烈吸引到我的人,而这样的人我极难推开,也不愿错过。而那些灵与肉没有吸引或者不足够吸引的人,我则做不到高度的忠贞。
放到这里,爱情就显得特别的势利了,这一场交易里,任何人都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双方都能做到绝对的对等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双方一旦达成了某种妥协,比如一方愿意用其他的条件,比如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或者另一方用忍让妥协的默许,这个时候,交易就极为容易达成。这里不存在着男权女权的问题,这里涉及到的是情感的不对等。男方妥协或者女方妥协,均是在情感交易里常见的现象。
我想起了动物世界里,雄性动物都需要费劲精力讨好雌性动物,或是与竞争者决斗(比如狮子、猴子),或是极尽花哨之讨好(孔雀跳舞),为的都是获得交配的权利,而一旦雌性动物怀孕之后,雄性动物大多转身离开,这种生物界的行为,放在人类身上也不无道理。追求者,往往是处于劣势,而被追求者,则有着较大的主动权,但是一旦被追求者接纳了追求者,这种优劣态势则有极大的可能发生易转,这就是所谓的耽与不耽的问题,我这里不引用诗经原文,是觉得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男追女上,也出现在女追男上。爱情游戏里的互动,从来没有教科书可以依循,这是有着无限丰富的组合形态,所以爱情为蓝本的小说、剧本源源不断,艺术创作也花样百出。
电影《两小无猜》,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心里直骂男女主人公神经病,但是看第二遍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编剧无限夸大的敢与不敢的行为,正是我们恋爱关系里的真实写照。爱情游戏里,向来都是你进我退,我退你进,像是跳舞,但是一旦一方只进不退,另一方只退不进,这样的游戏就会变的枯燥而乏味,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关系的终结,或者说一方进,另一方也进,那么双方能就要撞个满怀,扭在一起了,后面可能也会不欢而散。
这种进退相宜的节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好的。
所以我们往往在玩儿爱情游戏之前,会设定一个安全空间,和SM游戏里,设计的安全字大概是一个道理,这个安全空间里,两个人可以随便的嬉闹,而且任何的嬉闹都会导致情感的升华,但是跳脱出这个安全空间,则会踩到地雷,严重影响到双方关系的发展。这样的安全空间是双方达成的默契,不一定会挑明,当真去挑明的时候,可能关系就岌岌可危了。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说的太玄乎。我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两人相处时双方父母的意见,这就是在安全空间以外的存在,棒打鸳鸯时,鸳鸯可没说我们要劳燕分飞。又比如说两人的性格不合,如果一方非要揪着另一方说事儿,这恐怕就是有些玩火自焚了。
这些进退有据之间,其实就是喜欢和爱的界限。
3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是看什么都好,爱一个人的时候是,看什么都还好。
我们愿意与一个人亲近,自然是对他的相貌、人品、才华之类的具象的东西有所吸引,这种吸引告诉我们,去释放自己的荷尔蒙吧,那个人值得你去交配。这是我们基因里自带的行为,我们无法控制。我们无法选择被什么样的人吸引,这点看起来确实挺可悲的,但是我们无能为力。
喜欢是生物学上的无可控制,爱却是精神层面的优胜劣汰。
所以我们在安全空间里玩着爱情的游戏的时候,一旦双方厌倦了这样的进退互动,他们想要更进一步发展的时候,爱这个字就摆上了台面。
因为我们要正式走出安全空间了,这个时候我们会受到众多攻击,比如家庭因素,比如地位因素,比如宗教因素,比如金钱因素,比如社交因素等等,这个时候,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人的游戏,因为两个人要置身在整个社会里了,这个社会,是人之群体的巨大集成,是个体行为的最大公约数,此刻,如果两个人还要你进我退我退你进的话,那就要两败俱伤了。因为但凡一点点的不确定因子,都会导致关系的分崩离析。像是结婚当天,因为红包、酒席之类莫名其妙因素闹掰的婚礼新闻,并不鲜见于报端。
如果两个人在这样的社会巨网下还能保证情感的依赖,那么这大概就是爱了。爱是可以包容对方与自己的不同,包容对方的缺点,包容对方的否定。这时候我看你,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了,但是,我觉得你还好,就是一种情感的信赖。
我以前很难理解为什么两个人不断的吵架拌嘴,甚至动手,但是仍然不离婚。我觉得两个人看不顺眼的时候,应该是爱情的终结啊,但是往往吵吵的多,分手的少。
后来我慢慢看懂,这就是所谓的包容。
4
说到这里,大约你也知道我要说的点在哪里了。包容才是爱和喜欢的分界点。
这个词汇我在上篇中提到过,也重点阐述,但是上一篇立论太高,有点不食人间烟火。这里我只能再次通过长篇文字重新去探讨并引出这个词汇。
按照上篇爱的定论,包容并不是爱这个行为的唯一,它应当还包括着绝对的信任、无私的奉献、人格的独立,这四者融合在一起才是一份完整的爱,但是其他三者并不是本篇我想重点探讨的。包容对我来说,是爱的框架,界定了爱和喜欢的范围。
我以前是劝合不劝分,现在是劝分不合。但凡两个人的感情还在那里,还停留在爱的层面,别人是劝不了分的,但是一旦两个人的爱情基础没了,别人就劝不了合了。我宁愿给出最残忍的选择,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关系的症结,也不想给出最敷衍的撮合,让他们生活在虚假的将就里。
爱情其实是容不得将就二字的。
所以我对待爱情向来比较刻薄,如果对方是我值得托付的人,我会无比的包容,如果对方不是我认定的唯一,那么我会特别的将就。我忍受不了将就,因此也不愿意去轻易开启一段虚假的爱情。
所以别人在说你怎么这么挑剔的时候,我都会问一下自己,两个人的孤独和一个人的孤独相比谁更可怕。当然是前者,至少一个人的孤独仅仅是寂寞感的抗争,两个人的孤独,则是巨大的心灵负累。
想一想自己的每段情感经历,何尝不是这样,真正的爱情,是斩不断理还乱的,而每段斩钉截铁的分手,必然含有将就的成分。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那么轻易的放弃你视为珍宝的感情了。毕竟在对方眼里,这只是一段将就的关系,并非深入骨髓的爱情。
饶是如此,我还是宁愿多喜欢你一点,也不愿少爱你一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