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痈肿形成的原因——读《黄帝内经》灵枢 痈疽第八十一2

痈肿形成的原因——读《黄帝内经》灵枢 痈疽第八十一2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10-25 13:38 被阅读0次

痈肿形成的原因

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岐伯回答说:气血运行于经脉,循环不止,其与天地运动的规律相一致。如果天体运转失其常度,就会出现日蚀月蚀;

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蓂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大地上江河就会淤塞或决溃,泛滥四溢,造成水涝灾害,以致草木不长,五谷不生,道路不通,民众不能互相往来,使得住在城里和乡间的百姓们流离失所。

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人体的气血也是这样,请让我说明其中的道理。人体的血脉营卫周流不息,与天上星宿的运转、地面河水的流行相应。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如果寒邪侵入经脉血络之中,就会使得血行滞涩,血行滞涩不通,卫气也就壅积不散,气血不能往复周流而聚结在一起,就会形成痈肿。

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寒气郁久化热,热毒盛积熏蒸,使肌肉腐烂而化成脓液,脓液不得排出,又会使筋膜腐烂,从而伤及骨骼,骨髓也就随之消损了。

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如果痈肿不在骨节空隙之处,热毒就不能向外排泄,煎熬血液而令其枯竭,使筋骨肌肉都得不到营养,经脉破溃败腐,于是热毒便继续深入灼伤五脏,病人就会死亡。

(原文)

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蓂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

今天学习了痈肿形成的原因。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痈论

    关于癌症,在可以看到的资料中,都宣传为体内的某种细胞的疯长。 在《黄帝内经 - 灵枢第八十一》中,写了有关痈肿的论...

  • 国典中医脉管炎的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变,现代医学称为脉管炎。中医名为脱骨疽。《黄帝内经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

  • 不生气的法宝3/20.2019

    天气:晴 137累积法读经: 《黄帝内经》灵枢.九、《笠翁对韵》下.七 、《庄子》齐物论.2。 147累积法亲子读...

  • 《黄帝内经》中“腧、输、俞”的区别:

    读《黄帝内经》,会经常搞混和分不清这三个字的区别,请看下图及说明。 读《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法...

  •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八》

    【本章要点】 一、针刺疗法,必须首先掌握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生理变化规律,然后根据脉象与症状等情况,制定虚补实泄的治...

  • 体寒是癌症的温床!这些症状你有吗?

    体寒:癌症的温床 《黄帝内经·灵枢篇》记载...

  • 2018.6.10 精彩的一天

    本周诵读计划第七天: 1:文学启蒙烛之武退秦师, 2:增广贤文5, 3:黄帝内经灵枢骨度第十四 今天是周日,户外读...

  • 中药—— 壹佰叁拾壹:漏芦

    漏芦 别名:野兰、鬼油麻 性味:寒;苦 归经:归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

  • 悟医道真(七百四十五)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种,八风之变也。” 黄帝问曰:一切痈疽肿毒,筋节拘挛,骨肉疼痛,...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一:经水篇

    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痈肿形成的原因——读《黄帝内经》灵枢 痈疽第八十一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wf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