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拦江老师的一篇文章,很有启发,赶紧整理一下。
我们现在所听到的、看到的、用着的,掌握的知识量,可能远超孔子,但实际应用效果呢?
哲学家叔本华说:人学习知识,是拿来用的。
如果不用,那知识就是碎片,就游离在我们的认知之外,并没有构成我们的思想。
叔本华还说:知识的质量,远比数量更重要。
知识质量,就是指知识的高效实践能力。用阳明先生的话说,要知行合一才行。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知道,还得能用,学以致用是硬道理。
知识之上,还有原理。
也就是方法之上,还有方法论。
方法论之上,还有道。
佛家讲: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是下学知识,上通大道。
然后就可以“一以贯之”了。
就象孔子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下学上达,叩其两端,举一反三,求之诸已。
也就是说,孔子掌握了知识之上的基本原理,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娴熟应用。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不是你学了知识就成了牛人,是牛人让知识体现出高质量的应用价值。
孔子最讨厌四个东西,无端的臆测、武断的成见、冥顽不化的固执,还有自以为是。
按孔子的教程,要想让知识转化为思想,需要四个步骤:
第一是外学。三人行,找老师。向比你差的人学知识,向比你强的人学认知、学应用。所谓下学上达。把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体系,建立模型,融会贯通。
第二是内求。认知或思想,必须要通过深入的思考,才能够自然形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学会深入思考,提升洞察力。最高的思想能力、最高的认知力,是一针见血,直逼问题本质的洞见。妨碍你认知的,恰是顽固的旧认知,欲成大事业,须破心中贼。
第三是实践。工作是实践、生活是实践,在事上磨,在平时点滴中下功夫,发现问题。让自己的认知升级,最好的办法是事上练,于工作、于生活学习的每个方面,实践你所知道的道理法则,化解性格中的臆测、武断、固执及自以为是。当认知中的残缺与不足渐渐减少,你就会迎来内心中的智慧升华与思想爆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