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山摛锦


陈黎,诗人。本名陈膺文,1954年生,台湾花莲人,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着有诗集、散文集、音乐评介集凡二十余种。译有《拉丁美洲现代诗选》、《聂鲁达诗精选集》、《辛波丝卡诗选》等十余种。曾任中学教师二十余年,并在国立东华大学等校授课,是一年一度在花莲举行的“太平洋诗歌节”策划人。1999年,受邀参加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来自百度百科)
《小宇宙》是杨炼老师为16年诗歌创作班级所选的十首教学作品之一,也是十首之中我最喜欢的一首。第一眼便被吸引,越读越喜欢。
形式是组诗,每一节都很短,三行诗歌,却内容完整,意象丰富,场景清晰,想象也很是新奇。短短三行,却将诸多心绪感慨蕴在其中,因此越读越有味道。
< 生死 >
初读此诗,便被《争鸣》小节吸引,移不开目光:
争鸣:
0岁的老蝉教0岁的
幼蝉唱“生日快乐”
一朝新生,一朝老去。我早你一刻出生便是“老”,你晚我一时降世便是“幼”——是蝉!夏日里热闹的蝉鸣,原来是一首首生日歌。争鸣,争鸣!争相发声,争相祝福,争相歌颂这短暂却美好的一生!那般热烈地去拥抱生命——多么奇妙!然而这热闹中又透着一丝悲凉——也或许,是悲壮?或许是我太过感伤,我总觉得这样的热闹转眼即散。昙花一现固然美好,飞蛾扑火也兀自勇敢。争鸣,这是用尽生命力的呐喊。
还有:
“草和铁锈谁跑得更快?”
春雨后,废弃的铁道旁
有人问我
“草和铁锈谁跑得更快?”多么奇怪的问题。可是时间是“春雨后”,地点是“废弃的铁道旁”,一切又显得那般合理。
潮湿的环境中,春草会生长,铁锈同样生长。然而同样是生长,一个代表的是新生、是朝气,另一个却是衰落、是老去——生死一瞬。
谁跑得快?新生与衰败仿若竞赛,一个“跑”字让整节诗都活了。而这个问题大概没有答案。多么刁钻又有趣的问题!
生死、老幼、时间,竟得以在三行诗中呈现得如此淋漓又别致,怎不让人心生喜欢?
< 寂寞 >
寂寞,无聊,空虚。这样的小情绪大概人人都体会过。但是我们会如何描述它们?一个苍凉的手势?一首听不厌的歌?抑或是一杯品不完的酒?在诗人陈黎笔下,寂寞却在衣柜里,在一粒骰子里。
婚姻物语:一个衣柜的寂寞加
一个衣柜的寂寞等于
一个衣柜的寂寞
这样一节短诗,名为婚姻物语。
读着读着,一种张爱玲式的苍凉席卷了我。
还有:
我等候,我渴望你:
一粒骰子在夜的空碗里
企图转出第七面
骰子只有六面,一直盯着不可能的第七面,又该是多么无聊的状态?
可是朋友说,旋转中的骰子并不属于任何一面,是否可以被认作是第七面?
同一首诗,原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而这样的理解又让人觉得有趣。多棒!
那诗人呢?诗人写这一节的时候,又在想些什么呢?我不禁想。毕竟,是“夜的空碗”。
< “雅”与“野” >
杨炼老师说,诗人,不仅要“雅”,还要“野”一点。
近来一直在看《红楼梦》,听到老师这话,不禁想起林黛玉讥讽刘姥姥“母蝗虫”的事。抛去阶级、歧视等不谈,这比喻便够“野”不够“雅”,但诚如宝钗点评:“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读《小宇宙》,也有一节起初颇不得我喜欢:
寂寥冬日里的重大
事件:一块耳屎
掉落在书桌上
怎的一块耳屎掉桌子上便是重大事件了呢?况且“耳屎”这一意象,真不能和文雅联系起来。
然后便是小组员们通过这一小节想到一幅幅场景来:大概是某个冬日下午,无聊且烦躁,坐在书桌旁懒懒翻书却看不进去。于是用手撑着脑袋,或是趴在书桌,百无聊赖,然后——耳屎掉出来了。
光是想着这幅场景都让我有些烦闷。
更何况,正如香菱评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陈黎本节也是如此,读来似太“野”,想来那个场景又很生动。最重要的是,再换一个意象,却又想不出更好的。
< 小·宇宙 >
这样一组诗,何以敢名为宇宙?每节诗之间又以何为线串联成诗?我不禁如此解读:
名为《小宇宙》,便写琐碎情绪与现象,是为“小”;可这写细细碎碎的情绪与现象,却又包含世间万千,是为“宇宙”。
人内心最敏感的寂寞,时间的流逝,生死的对照,一朝新生一朝老,百无聊赖,寻找存在,欲望与纯真,都包含其中。
《小宇宙》中,宇宙可以不大,寂寞可以不小。
云山后记:
我没有读过很多诗,也不是诗歌的忠实爱好者。我不懂诗。也会有一些喜欢的诗歌,喜欢它读来的感觉,传达的感情,美丽的句子,想起便是一阵感动涌上心头,甚至会背诵其中一两首。但这样的感动与喜爱却是难言的——也不会去想要怎么言说。
如果不是因为选了杨炼老师的课,我大概很少有机会这样细读几首诗。一遍遍的读,竟然真的能得出自己的一些感悟。
我不是专业的评论者,只是写我所读所想。
PS:关于“草与铁锈”中“跑”字的提出,来自组员凤敏。还有“婚姻物语”的解读,也是听凤敏讲解之后才深有感慨。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