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的车厘子,即使遍布痂痕,也还可吃;商人不诚信,就很讨厌了。
——题记
上错了车,还好听到公交车语音提示,赶紧马家堡下车。
不甘心,定睛一看,225看成了325,衰。
得往回走,还没到煤炭设计院看到一板车,满载赭红色的车厘子,阳光下煞是诱人。
一只脚跨在马路牙上,年龄相当的女摊贩看我驻足,“妹儿,你试哈,甜得很!”说着递给我一颗。
果然……不大甜:路边摊,也算差强人意了。
“哪里的车厘子吗?”
看着一车果子,有痂痕的倒占了大多数,我有点犹豫。
“攀枝花的,新鲜得很,便宜卖,15块,千值万值!”许是看出了我的犹豫,站板车对面马路上矮了一截的干瘦男摊贩接话。
再不好,爸爸也舍不得买,就给他买点,尝个鲜,今年还没吃过这个:我想。
“称点,最多一斤!!”
我抓了几个,把塑料袋递给他干瘦男人。
他手里提着杆秤,最老式的那种。
又抓了几个放进去,干瘦男人把袋子放秤立即说:23块。
“不要了!”我扔下一句话,抬眼看了下干瘦男人,他脸上没有表情,也不恼。
那女的,也不看我,只低着头把烂了的果子拣出来,继续吆喝:
“攀枝花的车厘子,只要十五块……”
其实挺不容易,电光火石间,就能称出价钱的小贩,幸好不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