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眼一睁,按照惯性,今天貌似又是一个普通的一天。
最终这个普通的一天,因为自愿捡了一个锅扛在肩上,所以注定会在未来的生命里让我印象深刻。
同事一夜忙碌,早晨交接过病人情况后,麻溜得把五个病人打理得体征平稳,事情也办得井井有条。
唯有最后新收的第六个孩子,癌症晚期,家长不忍心看着他在家过世,强烈要求住院但拒绝治疗,就是说,家长明白孩子已无药可救,希望在医院里、在非陪护的情况下通过补液、退烧等简单的治疗后,孩子能安静的离开,并且也医院里也方便开死亡证明。说白了,就是让孩子换个地方等死。
家长带孩子一入院,上述态度就很坚决,甚至把火化的事情也提前详细询问了一遍。因此,除了呼吸机还在用,其它的抢救药物一律没用,看似情况也不复杂,唯独没有书面签字。
作为工作几年的半拉熟大夫,同事把这个后续工作给了我,在病情瞬息万变的地方,相互帮忙是很常见的,错就错在,我全权接管了这个病人,换句话说,病人换管床大夫了。
在我的上级医师得知这件事的时候,我已经找家长沟通过一轮病情了,她瞬间炸毛,在她眼里这就是一个大大的“锅”,而且没事先咨询她一下就直接接管了。
嗯,在学校里,让我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医学院里也不例外;在工作中,让我明白,跟其他职业一样,医院也是职场,与医德什么的毫无关系的那种职场。
今天,在这个职场里,我大概犯了几条很明显的错误:
一则,在重要的事情上,要始终安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人的忙可以帮,这是情分,但不可包揽,这是本分。这个情况呢,跟《欢乐颂》里关雎尔背的那个“锅”有点儿类似。作为资深住院医,界限感是很重要的一个必备技能。
二则,事关生死,即使是面对一个马上要过世的孩子,过多的同情心、同理心是非常不可取的。家长即使再不忍心书写出“放弃”二字,也该明白签字的重要性。
事实情况往往是,面对内心煎熬的家长,一拖再拖的书面签字,造就了医生给自己挖了一个又一个大深坑。因为面对病危病人,仅凭家长口头拒绝治疗的情况下,医生的确啥也没做是要背负很大的信任风险的。 在监护室里,在处理完孩子的后事之后,家长倒打一耙的情况也是不少的,这是在这里待上半年、一年以上的同事都会遇到的事情。更甭提,即使白纸黑字写着“放弃”二字,也挡不住一部分家属闹事,也是挺闹心的。
三则,不经过上级医师同意就私自接管别人的麻烦病人,就等于拖着上司一块儿背锅了。用她的话说,为了医疗安全,一线值班的医生因为病人多可以将病人分流给其他人,像这种病情复杂的、家长积极性不高的病人最累心、也最容易产生纠纷,是不能随便交给别人亦或自己接收的。也就是说,作为科室新人,我被“欺生”了。
……
灰头土脸忙了一整天,迅速领教了上级医师说的“真理”。
整个上午,我都在观察孩子情况,跟家长沟通病情,联系相关科室部门配合,组织家长探视孩子以及书写病历中度过。孩子中午过世。我又在书写死亡讨论和办理出院中度过一个忙碌的下午。临下班的时候,唯有,家长暂时没有闹事的迹象这点,让我稍感欣慰。
我用一天的辛苦,送走了自己执业生涯中第一个从手指尖滑落的生命,也熟悉了一遍尸体处理流程。
生命之于谁都是脆弱不堪的,而且并不会因为孩子幼小、活泼可爱就会格外仁慈。现有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通过医学以外的努力,或许会让病人、家属以及医务人员更接受生命的宝贵、无常。
顺便提一句,许多情况下,你信不信任医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医生不信任你啦。
恶劣的医患关系,对不治疗也会自愈的轻型病人影响较小,对于急症和危重症病人,真的不是啥好事,而是很糟糕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