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于公号【数智物语】(ID:decision_engine),关注公号不错过每一篇干货。
转自 | 艾瑞咨询
研究报告丨工具与技术
全文字数:5973字精读时间:10分钟
核心摘要: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全面落地期,成为城市发展重要支撑;典型城市居民对AI需求度高,居民幸福感与AI感受力正相关;上海、北京、深圳人工智能城市建设发展良好,安全、交通、生活办公场景AI感受力显著,未来需求、人才和感知是发展重点。
报告目的与意义
1.提出并深化人工智能城市的理念与意义
本报告将从居民感受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典型城市在人工智能城市方面的战略布局和实际应用进行量化的梳理和对比,进一步将人工智能城市的建设水平和价值具象化,并据此挖掘新的机会与方向。
2.搭建城市AI感受力指数,量化人工智能城市的实际渗透和认知程度
本报告基于人工智能当前在城市中的主要应用场景,合理搭建城市AI感受力指数,通过网络调研的方法,对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和杭州、成都等二线城市的城市居民进行问卷定投,利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获取不同城市居民对于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程度和使用情况,尝试描绘对AI服务高需求、高使用的人群具体特征,探究AI应用发展与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关注人工智能行业的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重点城市深度解析,从居民角度为政府城市建设布局提供参考
通过对上海、北京、深圳三个城市的深入分析,从居民在所在城市中多场景感受AI的体验角度提供体系化的指标和数据参考,展现AI高需求、高使用人群画像,并结合当前城市规划和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对城市当前的AI发展潜力及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人工智能城市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更多落地性参考和可行性建议。
人工智能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城市发展阶段介绍
以人工智能为首的智联网发展是智慧城市下一阶段的关键
早在90年代,IBM首次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后,中国也在1995年启动数字城市建设,这是中国智慧城市的1.0版本;随着2008年“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再次进入到3.0感知智慧城市时代;在2013年,WiFi、3G/4G的网络传输与云计算、大数据的后端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的技术进步下,开启了4.0认知智慧城市时代;在不久的将来,数据积累以及传输带宽和速度的再次腾飞,使得智慧城市达到整体架构协同管理,“人工智能城市”的时代也将到来。
人工智能城市的理念与可行性
政策、经济、技术持续推动,AI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科学性
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智慧社会以来,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的推进工作得到大力开展,政策分工更加落地和明确,从宏观层面推动人工智能城市的建设;从经济角度来看,目前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不断提升,2017年已占据32.9%的比例,产业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势不可挡;此外,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发展迭代,应用层价值凸显。整体来看,多方面外部驱动因素共同促进人工智能在城市建设中的渗透,不断提升其科学性,从而发挥更大价值。
人工智能城市:指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决策机制,根据实时数据和各类型信息,综合调配和调控城市的公共资源,最终实现自动智能化,达到运作效率最优化的城市。
人工智能城市理念:从顶层设计入手,运用AI技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无限提升城市效用。
人工智能城市的落地场景与影响
多应用场景渗透,“城市智慧”体现在居民切身感受中
随着技术和产业不断升级,人工智能城市发展也从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转变为自下而上各个城市智慧产业支撑、城市内在发展需要和经济结构调整为关键驱动。体现在具体应用上来看,城市与产业之间的联动更加密切,对于城市AI渗透的发展步伐也从单点突破向多点开花迈进,理念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即不再是简单地提供当下的需要,而是更多的创造新的或升级现在的应用场景,使智能化改变现有的城市形态和生活方式。同时,人工智能离百姓的生活更近,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更多的感受到“城市智慧”。
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
搭建与解读
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搭建逻辑
居民需求与使用情况双向评估,深描八大场景AI感知
指数体系介绍: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主要反映城市居民对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感受力情况,本次研究将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划分为城市居民AI需求指数和城市居民AI使用指数两个方面,意在通过城市居民能够感知到的八大人工智能场景需求度和当前使用情况两个维度反映不同城市的AI感受力情况。同时根据AI需求指数和AI使用指数的差值,可以得到该应用场景的AI潜力值,旨在表现AI应用场景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情况。本次研究在人工智能场景的选取方面,结合了多名行业专家的讨论意见,最终确定了八大AI需求与使用场景:安全、交通、医疗、生活办公、金融、零售、教育、文娱。
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分析
广州、深圳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较强,成都发展潜力较高
从六大城市居民调研结果的横向比较来看,在居民AI需求指数得分方面广州市民分数最高,其次是深圳、成都;而在AI使用指数得分上深圳市民得分最高,其次是广州、上海。总的来看,广州、深圳两个位于南方的一线城市中,居民对于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较强,这也体现出这两大南方城市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普及的初步成效。而在AI发展潜力方面,从六城市人工智能潜力值得分情况看,广州、成都、北京这几个城市的未来AI发展潜力较大,可见这些城市中的居民对于人工智能相关服务目前的需求缺口相对较大,尚未完全被现有服务满足。
沿海和首都城市安全需求大,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正相关
通过将不同城市居民在AI需求细分场景的得分进行比较,可以获得不同场景下的领先梯队城市情况:如下图结果显示,广州、上海、深圳在多项AI需求细分场景中处于领先梯队,这些城市的居民对于多项人工智能服务的需求相对较强。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场景的AI需求程度取决于城市自身在公共安全上的需求程度,教育场景的AI需求和城市的教育资源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而生活办公场景的AI需求和城市的生活压力、工作节奏有关。
成都文娱场景AI使用普及度高,上海金融场景处于领先梯队
在AI使用场景的城市梯队方面,不同场景下处于领先梯队的城市存在一定差异,这也显示出六大城市在人工智能技术和服务推广上的侧重点不同:成都则在文娱场景上处于领先梯队,可见“天府之城”在文娱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在金融场景的AI应用处于领先梯队;而零售场景的AI普及度和城市人口密度相关,广州、上海、深圳等人口密度更大的城市在零售场景的AI使用指数表现更加凸显。
广州北京多场景AI发展潜力大,二线城市AI医疗潜力可期
从整体上看,广州和北京均衡地出现在各大场景的AI发展潜力领先梯队,可见其城市整体的AI发展潜力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各大城市自身发展特征以及各场景AI应用普及程度的差异化,其各个AI场景的发展潜力也存在一定区别,其中原因主要与城市自身发展的痛点有关。如北京作为拥堵指数和通勤压力最大的城市,其在交通场景的AI发展潜力也很大,而二线城市由于医疗水平和资源的局限性,在AI医疗服务上也表现出了较大的潜力值。
六城市AI高需求人群画像
平均年龄近33岁,月收入过万人群近5成
根据六城市市民的调研得分结果和行业专家的讨论,AI需求指数得分在70分以上(满分100分)的市民被划分为AI高需求人群,针对这部分人群进行人群画像分析,结果显示六城市AI高需求人群在性别方面差异不大,在年龄方面25-30岁人群占比最高,达到33.4%,平均年龄为32.9岁。而在六城市AI高需求人群的收入方面,月收入超过万元的市民占比达到48%,其中月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市民TGI达到155,表明高薪人群对于人工智能服务的需求特别突出。
学历水平较高,已婚且有小孩市民多
教育程度方面,六城市AI高需求人群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本科及以上的市民占比达到81.3%,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的TGI达到127,凸显出高学历人群对于AI应用的需求较强。婚姻情况方面,六城市AI高需求人群中已婚且有小孩的人群占比达到70.3%,已婚人士在生活中需要用到人工智能的场景相对较多。此外,在职业分布上,六城市AI高需求人群中TGI较高的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TGI=117)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TGI=151),可见人工智能在职场中能够满足企业管理者的许多需求。
六城市AI高使用人群画像
性别差异不大,25-35岁年龄段高使用人群占比较大
和AI需求得分相同,针对六城市市民的AI使用得分进行划分,我们将AI使用指数得分在70分以上(满分100分)的市民划分为AI高使用人群,针对六城市AI高使用人群的画像分析,性别方面同AI高需求人群类似,六城市的AI高使用人群的男女差异不大;平均年龄为32.7岁,其中31-35岁人群TGI较高(TGI=136),可见这一年龄段人群对于AI的使用相对较为普遍。在个人月收入方面,同AI高需求人群较为类似,六城市高收入人群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率普遍较高,其中月收入30000元以上的市民TGI达到159,对AI使用明显较多。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八成,企业人士AI使用程度高
根据调研结果,在六城市AI高使用人群的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市民占比达到81.2%,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婚姻情况方面,六城市高使用人群同高需求人群情况也基本类似,都是已婚且有小孩用户占主要比重。另外在职业分布方面,六城市AI高使用人群中TGI较高的主要是企业的中层(TGI=117)和高层管理人员(TGI=135),可见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使用程度最高,相较于其他职业群体对AI应用也最为熟悉。
相关性分析-AI应用与生活幸福感
地区AI使用情况愈普及,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愈强
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Pearson’sCorrelation Analysis)结果显示,各典型城市地区市民的AI使用指数与市民的城市生活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7且数据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说明AI使用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正面影响城市居民的城市生活幸福感:市民在AI层面的使用场景越频繁,其生活中的幸福感会越多。可见AI应用已经渗透进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居民在各个日常生活场景中获得更多的便捷和优质体验,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了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AI应用的普及,也将是提高国内城市居民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典型人工智能城市发展案例分析
上海地区AI感受力指数整体分析
上海整体AI感受力较好,居民AI使用情况相对突出
上海地区居民整体对AI的感受力较强,AI使用指数总分为64.2,AI需求指数总分为68.0,居民对于AI落地应用的需求略高于平时实际使用,这也说明AI在城市中的应用渗透具有较强的需求基础,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与典型的六大城市平均水平相比,上海的AI需求分数略低于平均分,AI使用率则略高,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魔都,AI在各领域的应用已经在政策和企业中不断加深应用和普及,居民的感受力较强,整体对AI场景的使用情况较好。
上海地区AI感受力指数细分服务分析
安全交通和生活办公离AI更近,医疗娱乐等细化场景潜力高
上海地区城市居民AI需求程度和使用程度均较高的细分服务主要来自安全、交通和生活办公场景,其中AI需求指数TOP10中有三项细分服务来自安全场景,分别是智能手机解锁、智能门禁/门锁和智能家庭预警探测器,而AI使用指数TOP10中有三项细分服务来自生活办公场景,分别是智能输入法、家庭机器人和智能考勤。可以看出,用户对细分服务的使用频率和AI感受力强度有直接关系。
另外,从发展潜力来看,上海地区细分服务AI潜力值排名中前五项有三项都来自医疗场景,尤其是潜力值最高的智能辅助问诊,对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上海市AI应用发展现状概览
政策利好,城市居民AI使用率高,安全和交通场景感知显著
北京地区AI感受力指数整体分析
北京整体AI感受力有待加强,居民需求满足潜力较大
北京地区居民整体对AI的感受力略低,AI使用指数总分为63.4,AI需求指数总分为67.8,与典型的六大城市平均水平相比,AI需求分数和AI使用分数都略低于平均分,但AI潜力值略高于平均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帝都,AI在各领域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居民的AI感受力和需求满足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地区AI感受力指数细分服务分析
安全交通和生活办公离AI更近,医疗娱乐等细化场景潜力高
交通出行和公共安全是北京居民最重视的生活场景,北京地区AI需求程度较高的细分服务主要来自于交通和安全两个场景,在全场景细分服务的AI需求指数排名TOP10中,来自交通场景的服务占据了4项,来自安全场景的服务占据了3项。而从应用普及程度来看,在所有细分服务的AI使用指数TOP10中,生活办公场景超过交通和安全,占据了3项。
另外,从发展潜力来看,北京地区高潜力细分服务的场景分布相对平均,其中AI潜力值最高的是来自交通场景的智能红绿灯,可见加强AI在交通出行中的应用,满足城市居民交通便捷的需求,是北京人工智能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
北京市AI应用发展现状概览
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凸显,人工智能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深圳地区AI感受力指数整体分析
深圳整体AI感受力强,居民AI使用指数较高
深圳地区居民整体对AI的感受力较强,其中AI使用指数总分为64.7,AI需求指数总分为68.4,深圳居民对于AI落地应用的需求要高于平时实际使用,可见人工智能服务在城市中的应用渗透具有较强的需求基础,仍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与典型的六大城市平均水平相比,深圳的AI需求指数和AI使用指数都高于平均水平,可见坐拥多加新兴企业的深圳已经在政策和企业中不断加深AI的应用和普及,居民的AI感受力较强,人工智能服务应用与落地情况较好。
深圳地区AI感受力指数细分服务分析
安全细分场景AI感受力强,医疗多项细化场景AI发展潜力高
和其他城市类似,深圳地区城市居民AI需求程度和使用程度均较高的细分服务也主要来自安全、交通和生活办公的细分场景,其中AI需求指数TOP10中有三项细分服务来自安全场景,智能手机解锁的需求度最高,而AI使用指数TOP10中有来自生活办公场景数量最多。
此外,从AI应用发展潜力值上看,深圳地区细分服务AI潜力值排名中TOP10中有4项都来自医疗场景,深圳居民对于智能体检、智能饮食管理等医疗类人工智能服务有着较高的诉求。
深圳市AI应用发展现状概览
政策支持,城市居民AI感受力高,医疗和文娱场景感知显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