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00天读书分享157——如何做到一眼就看破真相?

300天读书分享157——如何做到一眼就看破真相?

作者: 韧2018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07:00 被阅读0次
    300天读书分享157——如何做到一眼就看破真相?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一眼识破真相的思考力》,作者是丹尼尔·列维汀。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看破数字陷阱,提高批判性思维。我将分享其中数轴的诡计、不可轻信专家的意见和似是而非的反知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数轴的诡计

    当我们需要验证一个观点时,出于谨慎,往往会寻找数据来证实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但是,如果我们不小心,很容易就会被欺骗。请看下图:

    300天读书分享157——如何做到一眼就看破真相?

    这个销售数额的数轴虽然x轴上标记了数字,但却没有说明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此例的情况多少有些不言自明:

    我们猜想2010年、2011年等指的是自然年度或财务年度,各年份之间的图形凹凸起伏说明是按照月份来取的数据。图中完全没有y轴,所以我们不清楚它衡量的内容是销售单位,还是货币单位。我们也不知道每条水平直线的意义。

    根据该图的显示,我们可能会认为这种产品的销售非常漂亮,有大幅度的上升,但是,因为该图隐藏了真实的数据,所以,该图描述的可以是销售额从5000万增长到5亿,或者从5分/年增长到5角/年。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下图,这是关于犯罪率的正确统计方式。

    300天读书分享157——如何做到一眼就看破真相?

    但是,如果我们玩点数字游戏,数轴图带给人们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如下图:

    300天读书分享157——如何做到一眼就看破真相?

    大多数读者只会看图内的曲线,并不会留意竖轴上两个刻度的间隔刚开始时为40,刻度达到200后,相邻刻度的间隔为8。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上当,认为犯罪率突飞猛进,这个城市是一个犯罪猖獗的地方。

    二、不可轻信专家的意见

    有的时候,我们不能盲从专家的意见,因为一般来说,专家的专业知识面一般较窄。

    例如:世界上最优秀的丰田汽车修理工有可能无法为你的大众汽车做故障判断,最优秀的税务律师也许给不出违约诉讼方面的最佳建议。

    1、信息来源等级

    就网络媒体来说,由于一些出版物可能比另一些出版物更有可能咨询真正的专家,所以还存在信息来源的等级问题。

    声誉较高的信息源一般都在对事实的可靠性非常有把握之后,才会发布信息。网络上涌现出来的很多信息源并不遵循这样的标准,因为有的网站允许人们自由发表信息。

    2、制度偏见

    当评判专家意见时,我们要谨记,专家不仅会有偏见,而且有时候就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同样是治疗肿瘤,外科肿瘤医师可能会建议患者做手术,放射性肿瘤医师则可能建议放射性疗法,而内科肿瘤医师又可能会建议化学疗法。

    3、同行评审期刊

    有的时候,权威的期刊也会有瑕疵,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发现有时也会被全盘推翻,或者相关论文还会被撤销。

    4、监管权力

    由于互联网传播的信息很难监管,对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而言,我们要看看它是当前信息吗?是否可信。

    有一种方法能够愚弄人们,使他们认为我们真的学识渊博:从他人的网页上找到那些看上去比较有知识深度的内容,然后将其粘贴到我们的网页。当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时,何不索性把我们带有个人争议性的观点也添加进去?这样就会披上他人学识的外衣,从而增加我们的网页点击率。

    5、辅助性信息

    我们经常受到广告的轰炸,比如给女士护肤的产品有很多。例如:其中一款产品宣传维他命 X可以给女士很好的护肤效果。而且拿出来权威机构的检测证明报告,经证实维他命 X具有改善皮肤健康和质量的功效。

    这看起来还不错。但究竟怎样呢?维他命 X的相关报告提到在皮肤上涂抹或者口服它的人了吗?用了多大的剂量呢?你的护肤品含有足量的维他命 X吗?

    缺乏这些足够的信息,很多女士都会产生误判,从而去购买这款新产品。

    三、似是而非的反知识

    1、反知识

    达米安·汤普森创造了“反知识”一词,用来指那些经过包装之后表面看似事实的错误信息。

    我们要明白,一种解释或理论所具有的些许漏洞并不会破坏其本身的可信度。一种已经确立的理论具有成千上万的支撑性证据,少量未做解释的异常现象并不会破坏或减少它的可信度。

    但这些异常现象一般都占据所有阴谋思维的核心位置,比如:大屠杀修正主义、反进化论主义,以及“ 9· 11”恐怖袭击事件阴谋论。

    虚假理论和真正理论之间的差别在于概率。当某种事物与真实知识相反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交货币(让大众喜闻乐见,广泛传播)时,汤普森就把这种事物称为反知识。

    2、当记者误导我们时

    有的记者做报道会比较严谨,比如《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他们不仅会联系少数与该项研究没有利益牵扯的科学家并听取他们的观点,而且还会查找那些与已发表的学术报告意见相左的观点。

    然而,大多数记者认为,只要根据已发表的内容进行新闻报道,并把它转换为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那么他们就算是完成了工作。所以,我们常常被这类记者误导。

    3、风险认知

    例如:新闻媒体对溺水死亡的报道更多,并使我们错误地相信溺水死亡更为常见。但是,溺水死亡肯定比得了胃癌的死亡的人数少很多,但是,很少有媒体报道胃癌的死亡消息。

    误解风险会造成我们忽视或低估本可用于保护我们自己的那些证据。利用这种对风险的误解,那些别有用心或信息闭塞的业余统计学家只需借助媒体平台,就可以很轻易地欺骗我们,使我们相信很多虚假的事情。

    4、用关联说服他人

    如果我们想用反知识来欺骗人们,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有效的手段:使用大量可以核实的事实信息,然后在其中加入一两个虚假信息。

    当你学会了以上的方法,对你提高批判性思维,一眼看破真相,会有不小的帮助。

    300天读书分享157——如何做到一眼就看破真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0天读书分享157——如何做到一眼就看破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dl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