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协同政策正在加速落地,我们看到,最近北京实体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已经到了高压状态,实体企业家产业转移已由开始的观望,走到了退无可退的阶段,转或不转已经不是什么选择题,而是“立即执行”!但即使在政策趋势如此明朗的情况下,和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的转移决策还是慢半拍,仍旧难以落地。今天又到了每周一老曹说产业的时间,中联智创创始人、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实践者曹志国先生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身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紧锣密鼓的落地期,又逢“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中小微企业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中联智创是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实践者和服务者,平日会接触到不少处在转移徘徊期的中小微企业家,他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转移困境必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无法回避且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所有的“京津冀一体化”的参与者和助推者,无论是政府、承接园区还是第三方服务者,都应当直面中小微企业的实际痛点,从政策、环境、资源等多方面考虑,帮助中小微企业找到新时期的发展道路。
中小微企业的“微”与“难”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我曾与一个中小型企业家沟通,他们是国家高新企业,做码头、矿业、电力行业,细分市场已经排名在前三位了,技术已是全球第二,国内没有竞争者!但是产值一直过不了亿,几乎没有人关注。
国内像这类有核心技术的技术型中小微企业还有很多,且好多都在行业细分市场做到了前几位!但是产值过亿几乎是他们共同的不可逾越的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与中小微企业内部困难和外界环境相关,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从以上可以发现,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各种制约因素循环影响,导致企业家在思维上以控制成本为主,为保证既有的利润,进入规模上不去,人才进不来的死循环!
承接转移高不成低不就
以前,退城进郊可能是不少企业所设想的最糟糕的选择,但随着京津冀产业协同转移的步伐加快,退城进郊恐怕已是中小微企业的奢望,且北京100公里以内及其周边都不太好选择了!其中不乏有招商定位高、承接能力低,中小微企业又看不上眼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这种结果就是周边区域政府的园区内会发生想要的产业没有,想进来的企业不能进的局面。
也许大部分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意向,做好了转移准备,当然不排除还有些企业家存在侥幸心理。可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在北京以外的区域,注册生产型企业的通道也即将要关闭,尤其是传统型企业,即使没有污染,密集型企业都将被阻止注册。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格局和高度远比我们预想的要深远很多、很多。
从客观来讲,产业转移形成层级错位是大趋势,国家政策导向、市场自我调整必然会造成这样一种差异化。中小微企业家要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道路上有所提升,就要首先提升自我格局,具备应对国家政策和环境导向的能力,把企业的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及时选择属于自己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勇搭“一带一路”快车 转变思维成就未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共同构成了中国当前的“三大战略”。 “一带一路”建设也是近期的热点话题,关乎中国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如何把握 “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提升发展效益,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获得大发展,是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还不能满足基本工业生产需求,比如,马兰西亚等国家在家具商贸、汽车配件及服务等方面就有很强的需求,同样期待有技术含量的实体企业落地,能为当地带来技术、就业,所以,境外园区也是中小微企业很好的载体,为企业走向海外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家自身的能力和格局决定了企业的战略格局。无论是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上,还是在“一带一路”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国家需要在政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支持,更主要的还是要发挥企业的作用,需要企业家解放思想,自己主动探索机会,主动联系国外企业寻求合作。
当然,亲自去国外转一圈,眼见为实,是企业家转变思维的最直接方式。除此之外,还需要更多与中联智创并肩作战的专业服务机构,或成立中小微企业一带一路发展基金,缓解其资金困境,引领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和扩大市场!
中联智创今年的目标就是服务1000家实体中小微企业家,从战略思维、商业模式、股权合作、管理模式、人力资源、政府的产业基金导入、社会资本的介入等方面,全力服务于这些企业家进行京津冀产业转移和国外市场探索。
相信由中联智创做中小微企业的动力源,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将会是众多中小微企业迅速提升企业影响力的上升通道!中小微企业的时代很快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