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樊登老师讲书,经常会听到“无分别心”,开悟的人就是无分别心。
今天听了《洞见》,里面再次讲到无分别心,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如何做到呢?怎么样才是无分别心呢?
我所理解得就是,不对所发生的事件评判,因为无所谓好坏对错,如何解读都是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已,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如果单纯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就等于固化了。《洞见》里讲到,我们通常认为被子是用来装水的,但被子还可以用来打碎,也可以用来奏乐,在孩子眼中也可以是玩具。正视事实,不过度解读。
晚上回来孩子想吃水果胡萝卜,我正打算打皮时,他跑过来:妈妈,我想自己弄,我可以的,让我来吧。
我:好呀,但我有些担心你伤到手。
他:不会的,我来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你从哪里听来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他:小头爸爸说的呀?
我:哇,你听的很仔细,你想自己做很好。
他开心的抢过胡萝卜,自己洗自己打皮,有些笨拙(分别心),胡萝卜被他削的坑坑洼洼的,好浪费呀(分别心)。转念一想,浪费只是我的观点,单从胡萝卜本身看有些浪费,但从培养孩子的能力看,从孩子的自信看,却是非常值得的。如果一味执着于不能浪费,就有可能错过孩子的成长。
他:妈妈,你看我弄的好吗?
我:很好,把自己保护的很好。
既然把胡萝卜教给了孩子,那么结果也教给他,如何正面解读结果才是我能做的,其他我看着就好。前两天的困惑也解开了,如果不去分别什么好,什么坏,那么所有发生的事都是好事,如何从中有收获、成长?而不是固执的区分好与坏,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无分别心”给我带来的好处,正视结果,正面解读,不固着,发生的就是好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