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和佳琪去博物馆看青铜展。这个展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市政府主办,让大家不需出省也能看到珍贵的古物。
会说话的古物看完这个展让我收获良多。以前曾去过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但那次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印象不深。而这次展会跟着讲解员一起看展品,对展品有更深的了解。
我国青铜器的发展史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
一、育成期(夏代到商代中期,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前十三世纪):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相对比较简单。
会说话的古物这把兽面纹钺是育成期的青铜器,可以看出,这把钺纹饰简单。钺往往君王用钺象征军师指挥权,代表王的权力。
二、鼎盛期(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前十一世纪):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复杂大气。
会说话的古物这件作册般鼋是鼎盛期的青铜器。鳖背甲上还刻了铭文,记录下了纣王打猎并把大鳖赏赐般的事件。
三、转变期(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公元前十一世纪末至前七世纪上半叶):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变回简单,单个图案不断重复,铭文丰富。
会说话的古物这件射壶是转变期的青铜器。古人讲究仪式感,以前射壶也是很有讲究的,射壶前要请壶,请箭,请宾客,而且请宾客要三请。
四、更新期(春秋中期至两汉初期,公元前七世纪下半叶至前三世纪初):
这时期的青铜期纹饰缠绕交织,复杂大气。
会说话的古物这件蟠螭纹鼎是更新期的青铜器。鼎上大量复杂精美、缠绕交织的蟠螭纹。
在欣赏青铜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读不出的生字,听讲解员说很多青铜器的名字是宋朝的人起的。为什么会隔了这么多代由是宋朝的人来起名,我想这也许会有一个很有趣的历史事件,可以去查阅了解。
青铜器本身不会说话,但它们身上的造型、纹饰、铭文、工艺等会和我们说话,告诉我们它们的前世,告诉我们围绕在它们身上发生的历史。
以前我总希望我能穿越古代去记录历史,但我知道人类是无法穿越过去的,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始欣赏古物,学习它们的过去,走近历史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