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南岛农场,随一位朋友,加入免费旅游团队,去文昌旅游观光。
通知是早上六点半,在南岛龙翔饭店门口集合。因为,我们住在抱孟,离南岛近三公里,所以,六点整出门,由于天黑,先是步行,而后再骑车前往,按时达到指定地点。
我们到时,车还未到。在6:45左右,车辆到达,上车,发车。车行进到前哨时,又上来五个人。车到山底的时候,又上来三个人,至此,人员全部到齐。
有意思的是,这辆大巴车,竟然是太原的,司机师傅专门上来,和我们车上的人聊了一会儿,才上了高速。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仁台村。仁台村属于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这里是革命老村,村口的“红色记忆”标牌,就点名了这里的主题,这是当地政府为了革命老村的发展,专门组织的。
仁台村村口的“红色记忆”标牌根据介绍,了解到仁台村的革命历史。
1928年春,琼山、文昌、定安3个县的工农武装,合编为琼崖中路工农红军,以冯白驹为书记的中共琼山县委驻在仁台一带。国民党第十师师长蔡廷锴把其视为眼中钉,疯狂叫嚣要铲平仁台革命根据地。从4月14日至24日,蔡廷锴派出的第28团、30团,共1500多人,向仁台地区大举进犯。4月22日,琼崖中路工农红军第二营在十三区(今美仁坡一带)赤卫队的配合下,兵分三路英勇阻击国民党军,双方激战一天一夜,因敌众我寡、红军枪支旧劣、子弹缺乏,被迫分三路撤出仁台。第一路主要是红军二营的主力,300余人向定安县仙沟方向撤退;第二路有几十人,向石桥乡的椰子头方向撤退;第三路由胡伯虎、麦文兴等带领80多人撤向龙桥博南山,主要任务是牵制敌人主力,掩护红军主力撤退。胡伯虎带队冲出敌人包围圈撤到尚恩山,后有大批追兵,前有从府城开来的国民党军增援部队,加上地方民团的三方夹击,红军伤亡过半,弹药耗尽,胡伯虎及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在尚恩山的石崛里。
仁台失守后,琼山县委书记冯白驹带领县委机关、十三区区委书记陈绍尧、副书记黄魂等区干部和赤卫队数十人,突围撤出仁台,开往儒万、儒廊山区,继续坚持斗争。
村里的村史馆内有详细的文字介绍,还有一些图片及一些实物,记录着革命先烈们为革命事业和革命理想奋斗不息的革命风采和崇高精神。
仁台村的苍天古树郁郁葱葱,羊场古道沧沧桑桑。村中随处可见的古石磨、古练武石、古石窟、古登马石等,见证沧桑岁月,延续不老传说。
古石缸和火山石村里的瞭望台位于古村口,登上瞭望台,放眼望去,旧州岭、文笔峰、金鸡岭等景色尽收眼底。这个瞭望台曾经是村里人观测敌情的地方。
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村里的火山石及火山石上生长的石斛,这种名贵的中药材,原来是长在火山石上,真的让人始料不及。
火山石上生长的名贵药材—石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