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我还能变好吗:自我心理学帮你好好做自己》作者: 王轶楠

《我还能变好吗:自我心理学帮你好好做自己》作者: 王轶楠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21-03-27 07:32 被阅读0次

。。ISBN: 9787559446282

。。内容简介。。

生而为人,都不完美,人间值得我们变得好一点儿。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导师王轶楠和她的学生合著的一部心理科普文集,全书围绕“自我”这个主题,通过一篇篇专业而不失风趣,严谨而不失灵活的文章,讲述了如何了解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如何完善自我,最终如何超越自我等问题。

读自我心理学,让你增强自知力,完成自我超越,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

王轶楠,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特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自我心理学研究,曾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课题十余项,至今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其中包括心理学领域的TOP期刊(如Journal of Personality, Human Brain Mapping),担任多个SCI/SSCI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精彩短评。。

#

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主要从理解自我接受自己,努力生活到学习如何面对可能遇到的挫折 (爱与不幸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成长中的宝贵财富)直至最后的如何为人生树立一个方向目标 。整本书中每个小段落都是不同的人所写,因此在语言风格和叙述习惯上都有所不同,每个章节都会给你一次新的感受。我还特别喜欢最后两个大章节里穿插了许多的电影于书籍的观后感,有些是感同身受,有些则让我看到了我在看那些书或电影时所没有发现的感悟。

#

其实经常也在问自己,为什么不变得更好一些,为什么?这本书里讲了不少原因,例子分析的挺好的,心理学总是感觉比较玄乎,慢慢理解吧

#

谁都可以变好的,这点不用怀疑,只是想不想的问题。不怀疑自己,不停止努力

#

了解自我心理的入门作品,讲得透彻而有趣。

#

重新认识自己。这本书很不错!

#

你觉得你真的了解自己吗?每个人面对这个问题多少都会有些疑惑吧,你自认为了解的那个你或许只是你想让自己看到的样子。

处于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你将扮演不同的角色,但这些都是你。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也会同时隶属多个群体。在不同的群体期待下,我们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与行为。

而我们又是如何区分这些不同的角色呢?

个体会在各个角色之间建立虚拟的界限,帮助自己专注于当下所扮演的角色。这些界限不是真实存在的,但人们能在心理上感知到它。

例如,我们从工作角色转换为家庭角色:走出公司——坐车回家——进入家门——换上家居服。在这一过程中,走过的街景、换上的家居服都是激活我们家庭角色的信号。

不同角色表现的你,不是虚伪,更不是病态,都是真实的你,它们具有是统一的记忆、情感以及价值观,它们的整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你。

世事已够难为,先学会自我关爱。

善待自己意味着永远对失败、痛苦中的自己保持理解和包容。

接受自己的不足,不是因为有一个可以宽恕自己的借口,而是因为这些缺陷原本存在,同肢体发肤一样,是我们的一部分。

避免把坏事合理化成为一件好事,需要对自己诚实,在此基础上的接受和理解,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善意。

我们对自己的同情、理解和善意不是出于我们拥有过人的价值,而仅仅因为每个人本身都值得被善待。

你可能对自己不是很满意。也许你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也许你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够圆滑,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实力是个弱鸡。一个人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书里也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方法,我挑出了几个有意思的观点。

对周围环境感知并主动监控、调整自己的行为。

心理学将自我监控视为一种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维护和保持自己的形象(印象管理)。个体会对周围环境有所感知并主动监控、调整自己的行为。

刻板的性别印象让人不敢跨出边线。

我们这代人成长是这种观念渗透的缩影——小时候一直被教导作为男生或者女生应该按照社会期望的要求行动,不能逾越性别角色的天堑。长大后失衡到诸如“女汉子”等词语的走红与自我标榜。

事实上,刻板的性别印象会限制住我们不敢尝试没做的事情。当我们打破这个枷锁,再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就可以更多地依据情境完成灵活的自我调节。

权利越大,自我评价越高。

个体的自我评价随其自身权力感的得失而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对于权力依存性自尊高的个体来说,当权力感高时,他们的自尊便会急剧升高,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相反,如果其权力感降低,其自尊水平又会剧烈下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

1. 一种怎样的体验

试想这样一种情况,一位同学在面临着晚交作业就会扣分,而依然无动于衷地不能提高行动效率,最终导致晚交作业。在这件事情中,晚交作业的后果是已知的,并且显然对自身有害,那么为什么个体依旧会做出这些伤害自己的行为呢?究竟是一种什么作死的心态呢?

这听起来像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朝向毁灭与破坏的死本能,但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自觉中或者甚至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个体也要做出一些有损于自己利益的行为的现象。比如,在强烈的罪恶感的情况下通过伤害自己希望获得原谅,或者物质滥用如酗酒吸烟成瘾者在明知其有害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依旧控制不住地继续,以及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意或无意地设置障碍的自我阻抑行为等。

2. 自我挫败行为的本质

这些都属于自我挫败行为(Self-defeating behavior),是指有意地对自我及自我的目标有明确或可能的负面影响的行为。定义中强调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作用,鲍迈斯特(Baumeister)等人回顾了以往有关自我挫败行为的研究文献,提出依据意向性的不同程度而分出的三种类型的自我挫败行为:伤害被预见且被期望,即最原始的自我挫败行为。伤害被预见但不被期望,在两个不相容的目标中权衡选择牺牲一个目标受到伤害而获得另外一个目标的利益。伤害不被预见且不被期望,个体并不想受到伤害但却因判断错误等而选择了适得其反的方法。

3. 有意伤害自己

这种预见有伤害并且也期望着伤害的自我挫败行为包含着一种强烈的对自己的消极态度,并且在消极情绪如罪恶内疚、焦虑感或者较高的自我意识下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此时个体可能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来逃避被自己厌恶的自己。

“尽管如此,我视这些折磨几近一种享受,好长一段时间,我冷漠而盲目地踽踽独行;我的心沉默、怯懦地退缩在角落;种种恐惧、可憎的感觉反倒安慰了我……但是,我深深感到悲哀,我生活在毁灭性的放纵当中。”

这样的说法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在非临床群体中,研究发现低自尊的群体在成功之后而不是失败后,会有更低的追求任务的动机,推测可能是为了不愿意在其他测试中威胁到已有的成功反馈,或者相比于培养优点更倾向于弥补缺点。但这些情况并不能支持原先所定义的个体有意渴求伤害,也没有发现通过故意地表现更差试图失败来继续维持对自己的较低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当未来将要受苦的期望被确定后,此时个体选择去受苦受伤害的可能性反而会更高,作为一种应对受苦期望的方式,或者坚信世界公正而认为此时受苦可以减少将来的受苦。但这些都并不支持定义中行为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伤害自己。

4. 左右权衡

除了故意伤害自己之外,更常见的情况是同时存在两个不相容的目标,个体选择牺牲一个而追求另一个目标,此时为了得到该利益的代价就是伤害自己。在自我阻抑行为中,个体牺牲掉成功的可能性来换取一些自我认知上的利益,如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不聪明或者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一些障碍,虽然这些障碍可能正是自己设置的。自己损害自己成功可能性的自我阻抑行为,常出现在个体本身预期到将要失败却又面临严重的他人对自己成功的期望和评价威胁时,此时个体用自我阻抑来应付。

在这种权衡式的自我挫败行为中,通常个体选择牺牲的目标是延迟的在未来的或者并不确定的,而想要追求的目标通常是当下短时期内的目标。这种付出长期的代价来获取即时利益的自我挫败行为,比如物质滥用,这些个体在使用某些物质的过程中能即时地感受到愉悦感,能够降低自我意识,暂时忘掉一些烦恼,尽管从长期来看自身会为此付出惨烈的代价,或是身体疾病或是社会功能的损坏。这种将来某个目标在当下被感知到的价值随着时间的延迟而降低的现象被称作时间贴现,通过fMRI技术发现即时或延迟奖励下存在着不同的神经机制,当被试选择更长期的选项时,大脑额叶和顶叶的活动会相对更大。

5. 究竟该怎么做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从事着一些不利于或者损害自身的行为时,可以考虑一下自己为何做出这些伤害自己的行为,以及通过这些代价所想要得到的是什么,是维持自己的自尊免于威胁,还是压力过大以至于造成短时内个体无法面对的厌恶感等情绪,都会促使个体只能选择当下短时的释然而忽略了长期的可能有害后果。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简书个人主页查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还能变好吗:自我心理学帮你好好做自己》作者: 王轶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od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