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博物馆二三事

博物馆二三事

作者: 井鼐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00:10 被阅读15次
    天地很大,人们很小
    从13年到18年,跨了5年的时间,全凭记忆口述,难免错误,欢迎大方之家拍砖。——序

    最近一段时间在翻秦汉历史相关书籍,不禁想起当年为了考考古的研究生,特意去了一趟南京。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南博的头号粉丝,逢人就安利。南博是我所去过的博物馆之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座。

    它的展馆设计以时间为线,从史前一直到民国。当时因为赶车,只逛了三个半小时,完全没有逛够。

    直至今日,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民国馆的咖啡香,纯手工现磨,整个馆内都漂浮着浓香。

    还有第一次见到金缕玉衣的惊讶,两千多片薄薄的玉片被红色丝线串接成一件人形玉衣,静静地躺在三个玻璃展柜里。

    这些玉衣虽未实现古人尸身不腐的愿望,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以后有机会再去南京,一定花上一天的时间,安安静静地随着那些古物,从石器时代一路穿越到民国时期。

    浙江省博物馆位于西湖边上,当时完全是误打误撞进去的。若非门口的石匾上刻着“浙江省博物馆”几个大字,我们一行人会误以为是某座高档茶楼而错过了。

    浙博的藏品没有南博丰富,记得当时不到两个小时就看完了所有展馆。这是一座非常低调的博物馆,低调的让我心里有落差,毕竟浙江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省。

    上海博物馆是在浙博前一天逛完的。当时馆内有一个古枕的主题展览。整整一间展馆都是枕头,高的,低的,玉的,瓷的,木的,以长方形居多,但也有扇形,圆形等少见的形式。

    看着馆内上百个形色各异的枕头,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不管是玉石,还是陶瓷,木头等才知,所做成的枕头都是硬邦邦的,头枕在上面舒服吗?

    16年在广州去了一趟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这是一座在原址上建设的博物馆。这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古人的墓室。当时为考研所背的《考古学通论》里面有提到南越王墓,它的发掘为填补中国地方文明体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墓室石门处放了一个玻璃箱子,里面有很多一元五元的纸币很一元硬币。应该是游客留下的,就我们的传统观念,闯进古人的墓室,打扰亡灵的安宁,总是不吉利的。

    墓内的陪葬品均已移到展览馆内,各个墓室都挂了一些发掘时候的照片,以及该墓室所出土的贵重陪葬品照片。

    不知道是心里作用还是什么,站在那座两千多年前的古墓里,即使是五月天,也觉得阴森森的。各个墓室看了一眼,没敢多呆就出来了。

    去年去成都,专门去了趟四川省博物院。川博的入场券呈树叶形象,算是别出心裁了。川博的软件设施比较人性化,每层楼都摆放了好几个自助饮水机,还附带着一次性饮水杯,这是我在别的博物馆所没有看到的。

    川博的藏品也不丰富,要看古巴蜀文化,去三星堆,金沙更有意义一些。

    因其他缘故三星堆没有去成,金沙遗址博物馆也是在原址建馆。那里发掘了大量的象牙,在祭祀遗址展区,随处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象牙。

    穿过祭祀区,有一颗巨型古树根,错综复杂的树根,几十个人才能合抱的树干,无一不在展示这块土地的肥沃,这棵古树旺盛的生命力。

    馆内的太阳鸟神鸟金饰,青铜立人面,金面具,金带等等极具古巴蜀文化特色的藏品,时刻都在提醒我,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我所见的文明国度。

    新的湖南省博物馆历时五年才建成,作为一个湖南人,是左等右等才等到它开馆。辛追奶奶的故事,已是耳熟能详,初中高中的历史书上都写着。

    今年年初,与朋友一起去逛了湘博,当时有点走马观花,第一印象不是特别好。展馆设计得有点复杂,才看完这个主题馆,突然就跳到一个藏品区别很大的馆内。

    也许是等得太久,导致期望与要求太高。对湘博的初评价有失公允,毕竟也是一座国家级的博物馆,今年还上了央视的《国家宝藏》。

    有机会,还是得再去一趟,哪怕就是冲着馆内数以万计的文物,也得再去一趟。

    最后说句题外话,记得当时在南博的时候,身后两个人在嘟囔:“这一堆瓶瓶罐罐有什么好看的?”

    好看?博物馆内大部分的藏品,尤其是史前的石器,陶器等遗物真的没有什么观赏性。

    我喜欢博物馆不是因为个别藏品的精美,不是因为我曾经想考考古的研究生,也不是因为某些古董价值连城,而是觉得它们穿越了上千年,上万年的时间来到我们面前,它们的身上沾染着古人的温度与味道,冲着这份历史,也就值得一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物馆二三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osqqtx.html